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具体措施及分工》,细化年度工作安排,按季度调度推进,进一步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交通运输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贯彻工作主线。编制自治区“四横十二纵”综合交通主骨架建设实施方案等,推进52个公路重大项目建设,综合交通主骨架建成率达到84.3%,里程达到23.5万公里;推进包鄂榆高铁等重点铁路项目和甘其毛都口岸等跨境铁路项目建设;完善优化多层级公路网,实现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内蒙古段全部贯通、东西大通道基本贯通、重点口岸通高速公路接通、所有盟市高速公路互通;推进出区公路建设,截至2024年底,建成连接相邻省区及口岸高速和一级公路出区通道52个,其中高速公路25个,一级公路27个;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计划开工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工4000公里,开工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500公里,穿沙省道及农村公路2200公里,国省干线“断头路”494公里;加快国道G331线建设,畅通沿边主干线,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极大方便。
2024年10月10日,历时三年的紧张建设,G5511二广高速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安业至公主埂段主线公路正式建成通车(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供)
二是交通运输服务贯彻工作主线。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推动网络货运产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落实《内蒙古地区网络货运行业服务和监管试点工作方案》,2024年全区135家网络货运企业完成运单727.3万单、货运量26349.6万吨、交易额16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8%、350.7%、245%;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实施方案,开展两批次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确定自治区多式联运试点企业19家,建设运行自治区多式联运重点企业监测平台;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新能源公交和动力电池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2024年全区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84台,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205套,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2159辆,报废老旧营运货车4251辆;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鼓励盟市根据需要开通定制公交,持续改善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推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截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牧区公路里程达到18万公里,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89.9%,农村牧区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4.5%,农村牧区公路列养率100%。全区累计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7个,创建国家级市域突出单位1个。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旗县33个,自治区级市域突出单位3个;深入推动农村牧区“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让交通运输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三是统筹交通运输发展与安全贯彻工作主线。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建立“一路多方”预警数据共享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2024年以来共计开展汛期巡查1800余次,抢通水毁1864处。制定2025年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持续加强风险路段与涉灾隐患点的隐患排查整治,压实公路巡查主体责任,配齐配强公路巡查与应急抢通力量,做好极端天气与突发事件的分级分类响应,保障路网运行安全畅通;实施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工程,完善农村牧区公路限载、示警桩、减速带等交安设施,强化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对缺失的标志标牌及时补充完善;规范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管理,明确“三类人员”定义与资质要求,严格考核流程,加强继续教育,加强日常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四是发挥交通运输行业优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出租车顶灯、客运站、公交车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显示屏,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着力解决12345和12328热线集中反映的高速公路超限超载、巡游出租汽车和ETC“四难”等问题,2024年12月超限超载、机动车驾培和出租车服务问题投诉量较2024年1月分别下降95.7%、26.9%和37.4%;开展严重超限超载货车运输专项整治行动和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不断提升交通执法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初审:青林 马宇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机关党委)
复审:青林
终审:云冰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委员单位动态】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以“路”为笔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篇章,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具体措施及分工》,细化年度工作安排,按季度调度推进,进一步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交通运输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贯彻工作主线。编制自治区“四横十二纵”综合交通主骨架建设实施方案等,推进52个公路重大项目建设,综合交通主骨架建成率达到84.3%,里程达到23.5万公里;推进包鄂榆高铁等重点铁路项目和甘其毛都口岸等跨境铁路项目建设;完善优化多层级公路网,实现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内蒙古段全部贯通、东西大通道基本贯通、重点口岸通高速公路接通、所有盟市高速公路互通;推进出区公路建设,截至2024年底,建成连接相邻省区及口岸高速和一级公路出区通道52个,其中高速公路25个,一级公路27个;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计划开工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工4000公里,开工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500公里,穿沙省道及农村公路2200公里,国省干线“断头路”494公里;加快国道G331线建设,畅通沿边主干线,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极大方便。2024年10月10日,历时三年的紧张建设,G5511二广高速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安业至公主埂段主线公路正式建成通车(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供)二是交通运输服务贯彻工作主线。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推动网络货运产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落实《内蒙古地区网络货运行业服务和监管试点工作方案》,2024年全区135家网络货运企业完成运单727.3万单、货运量26349.6万吨、交易额16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8%、350.7%、245%;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实施方案,开展两批次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确定自治区多式联运试点企业19家,建设运行自治区多式联运重点企业监测平台;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新能源公交和动力电池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2024年全区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84台,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205套,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2159辆,报废老旧营运货车4251辆;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鼓励盟市根据需要开通定制公交,持续改善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推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截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牧区公路里程达到18万公里,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89.9%,农村牧区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4.5%,农村牧区公路列养率100%。全区累计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7个,创建国家级市域突出单位1个。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旗县33个,自治区级市域突出单位3个;深入推动农村牧区“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让交通运输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三是统筹交通运输发展与安全贯彻工作主线。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建立“一路多方”预警数据共享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2024年以来共计开展汛期巡查1800余次,抢通水毁1864处。制定2025年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持续加强风险路段与涉灾隐患点的隐患排查整治,压实公路巡查主体责任,配齐配强公路巡查与应急抢通力量,做好极端天气与突发事件的分级分类响应,保障路网运行安全畅通;实施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工程,完善农村牧区公路限载、示警桩、减速带等交安设施,强化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对缺失的标志标牌及时补充完善;规范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管理,明确“三类人员”定义与资质要求,严格考核流程,加强继续教育,加强日常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四是发挥交通运输行业优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出租车顶灯、客运站、公交车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显示屏,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着力解决12345和12328热线集中反映的高速公路超限超载、巡游出租汽车和ETC“四难”等问题,2024年12月超限超载、机动车驾培和出租车服务问题投诉量较2024年1月分别下降95.7%、26.9%和37.4%;开展严重超限超载货车运输专项整治行动和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不断提升交通执法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初审:青林 马宇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机关党委)复审:青林终审:云冰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具体措施及分工》,细化年度工作安排,按季度调度推进,进一步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交通运输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贯彻工作主线。编制自治区“四横十二纵”综合交通主骨架建设实施方案等,推进52个公路重大项目建设,综合交通主骨架建成率达到84.3%,里程达到23.5万公里;推进包鄂榆高铁等重点铁路项目和甘其毛都口岸等跨境铁路项目建设;完善优化多层级公路网,实现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内蒙古段全部贯通、东西大通道基本贯通、重点口岸通高速公路接通、所有盟市高速公路互通;推进出区公路建设,截至2024年底,建成连接相邻省区及口岸高速和一级公路出区通道52个,其中高速公路25个,一级公路27个;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计划开工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工4000公里,开工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500公里,穿沙省道及农村公路2200公里,国省干线“断头路”494公里;加快国道G331线建设,畅通沿边主干线,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极大方便。
2024年10月10日,历时三年的紧张建设,G5511二广高速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安业至公主埂段主线公路正式建成通车(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供)
二是交通运输服务贯彻工作主线。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推动网络货运产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落实《内蒙古地区网络货运行业服务和监管试点工作方案》,2024年全区135家网络货运企业完成运单727.3万单、货运量26349.6万吨、交易额16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8%、350.7%、245%;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实施方案,开展两批次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确定自治区多式联运试点企业19家,建设运行自治区多式联运重点企业监测平台;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新能源公交和动力电池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2024年全区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84台,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205套,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2159辆,报废老旧营运货车4251辆;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鼓励盟市根据需要开通定制公交,持续改善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推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截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牧区公路里程达到18万公里,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89.9%,农村牧区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4.5%,农村牧区公路列养率100%。全区累计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7个,创建国家级市域突出单位1个。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旗县33个,自治区级市域突出单位3个;深入推动农村牧区“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让交通运输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三是统筹交通运输发展与安全贯彻工作主线。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建立“一路多方”预警数据共享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2024年以来共计开展汛期巡查1800余次,抢通水毁1864处。制定2025年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持续加强风险路段与涉灾隐患点的隐患排查整治,压实公路巡查主体责任,配齐配强公路巡查与应急抢通力量,做好极端天气与突发事件的分级分类响应,保障路网运行安全畅通;实施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工程,完善农村牧区公路限载、示警桩、减速带等交安设施,强化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对缺失的标志标牌及时补充完善;规范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管理,明确“三类人员”定义与资质要求,严格考核流程,加强继续教育,加强日常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四是发挥交通运输行业优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出租车顶灯、客运站、公交车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显示屏,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着力解决12345和12328热线集中反映的高速公路超限超载、巡游出租汽车和ETC“四难”等问题,2024年12月超限超载、机动车驾培和出租车服务问题投诉量较2024年1月分别下降95.7%、26.9%和37.4%;开展严重超限超载货车运输专项整治行动和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不断提升交通执法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初审:青林 马宇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机关党委)
复审:青林
终审:云冰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