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规律、善于运用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党百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创新,以全新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一重要思想之所以具有鲜明的理论引领力、强大的实践指导力,之所以能够为世界各国治理民族事务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按客观规律办事。
▲1月14日,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司莫拉民族文化广场上洋溢着欢声笑语,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迎来了司莫拉专业合作社的第5次分红。杨磊 摄 图源:云新闻
近日召开的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根基,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支撑,首次深刻阐明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规律性认识。
“十二个必须”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可以提炼概括为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十二个必须”。这“十二个必须”,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工作主线、重点任务、根本保证、科学方法,构成一个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际与国内相关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性问题,是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大成果,为我们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以“十二个必须”为根本遵循,就是要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方位,用民族工作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异龙湖畔,非遗文化海菜腔响起。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两个结合”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两个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也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积淀了深厚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传统。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虽不同,但彼此在民族治理问题上存在高度理论契合性。贯通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民族工作领域深化“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并有力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为不断破解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不断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最大法宝。
深化改革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决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党的民族工作也在革命性锻造中,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党的民族工作全新任务要求,赋予民族工作部门全新职责使命。继续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紧跟党中央部署,与时俱进地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有效发力。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民族工作社会化、法治化、人文化、数字化。
▲2024年4月10日-11日,海峡两岸各民族同胞齐聚福建宁德福安欢度“三月三”。图为开幕式演出上,台湾与大陆孩子情景对话。图源:东南卫视
凝聚工作合力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强调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构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为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民族工作放在统战工作大局下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以更好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更好协调处理民族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可以说,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是各部门各方面的共同责任。要充分运用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充分运用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和国家民委委员制,打破民族工作壁垒,形成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的良好局面。惟有遵循凝聚工作合力这一根本途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方能日新月异、可大可久。
自我革命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锐利思想武器。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新境界。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任务越是艰巨,自我革命就越要彻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为此,民族工作部门事不避难,以只争朝夕的状态真抓实干;不搞击鼓传花,而是解决遗留问题、破解深层难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感为“铸牢”工作持续发展打基础探新路。正是因为坚持自我革命,国家民委系统的广大干部得到了宝贵的政治历练、思想锤炼和实践锻炼,实现了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精气神的系统重塑。
上述五条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保障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不断以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不断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协同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