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委要闻

民委要闻

  • 青春铸魂·作风塑形: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

    2025-04-17 朗读

    青春铸魂·作风塑形: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系列微党课,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近期自治区民委组织青年党员干部录制了系列微党课。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锤炼坚强党性,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初审:李嘉复审:李嘉终审:康宇凤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市场...

    2025-04-15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市场开发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4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市场开发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民委副主任康宇凤出席会议并致辞,赤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牧介绍运动会筹备工作情况。自治区民委、自治区体育局相关处室及赤峰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70余家区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全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第十一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今年的7月20日至31日在赤峰市举办。本届运动会共设18个竞赛项目,涵盖了赛马、赛骆驼、驼球、男儿三艺以及搏克、蒙古射箭、蒙古象棋等众多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竞赛项目,是历届竞赛项目设置最全、参赛人数最多、内容形式最丰富的一届运动会。届时,将通过中央、自治区、盟市等各级各类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宣传报道,吸引区内外各界人士广泛参与,为运动会的市场开发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会议强调,要通过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开发运动会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价值,构建“政府主办、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办赛格局,动员更多企业参与运动会的保障工作,把本届运动会办成“主线突出、特色鲜明、精彩纷呈、影响深远”的民族团结盛会,办成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会。此次会议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市场开发工作全面启动,将为运动会注入丰富资源和创新活力,为实现“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作出更大的贡献。初审:谷伟复审:刘智博终审:康宇凤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 青春铸魂·作风塑形: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

    2025-04-10 朗读

    青春铸魂·作风塑形: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系列微党课,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近期自治区民委组织青年党员干部录制了系列微党课。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锤炼坚强党性,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初审:李嘉复审:李嘉终审:康宇凤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高校师生企...

    2025-04-03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高校师生企业职工观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特别直播, 4月2日,由国家民委舆情中心、民族文化宫主办,“道中华”文宣平台承办,光明网、抖音、腾讯、新浪微博协办的“最隐秘的历史,最深沉的情感,各民族如何走向一体?——展厅中探寻中华民族根脉”特别直播在“道中华”抖音号、视频号、微博开播。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动员区直机关党员干部、高校师生、企业职工积极关注“道中华”公众号,一起来打卡“铸牢”文物古籍展,全区民委系统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观看。内蒙古自治区民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体观看《铸牢》文物古籍展特别直播乌海市民委党员干部集中观看《铸牢》文物古籍展特别直播本次线上古籍展从中华民族整体视角出发,紧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轴,展现了各民族融聚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通过观看直播,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刻领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使“一条主线”、“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共同”、“五个认同”、“七个作模范”等理念和要求更加深入广大党员干部、高校师生、企业职工心中。初审:谷伟复审:刘智博终审:康宇凤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 青春领航 砥砺前行——自治区民委强化青年理论学...

    2025-04-01 朗读

    青春领航 砥砺前行——自治区民委强化青年理论学习助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民委着眼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抓手,持续强化青年干部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综合素养,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青春动能。 锚定思想坐标,构建规范学习体系。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规则》,明确以党的创新理论、业务知识、政策法规为核心学习方向,采取“集中研讨+专家讲座+实地调研+小组联学”多元模式,着力形成组织推动学、个人自觉学、结合业务工作学的群体效应。实行“每月有学习、季度有交流、半年有展示、年底有评比”的闭环管理,通过量化考核与动态激励,积极选树理论学习标兵,持续调动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演讲征文、警示教育等主题鲜明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先进标杆,推动构建“学习-实践-创新”良性循环机制。 深化专题学习,筑牢政治忠诚根基。契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主题,举办集体学习会。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教育青年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建设是新时代的一门必修课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在从政之路上“知边界,明底线”、“廉”在起跑线。以青春的名义不忘初心,甘当服务大局、砥砺奋进的主力先锋,争当主动担当、率先垂范的先进表率,勇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时代弄潮儿。创新学习形式,激发青春智慧活力。依托互联网,通过“线上”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利用“学习强国”、“道中华”、“内蒙古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开展线上读书会、学习心得分享会,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同时,注重将线上学习成果向线下转化。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组织业务知识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授课,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开展“干部大讲堂”活动,联合其他部门、盟市民委开展跨区域联学活动,推动理论与实践双向赋能。适时将年轻干部充实到“挂包帮”驻村工作队、基层一线,不断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促进优秀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担负重任。搭建党课平台,展示奋发图强姿态。持续组织青年干部开展“微党课”活动,鼓励青年干部结合学习工作实际,运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通过“亮工作、晒成绩,讲感悟、谈收获,话成长、谋未来”,营造年轻干部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先后录制“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红石榴微党课”5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节气知识讲解”24期、“党史中的纪律故事”5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民委青年说”5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微党课”4期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的节日”3期。青年干部用饱满的热情、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讲明责任担当、畅谈学习体会、分享基层经验、增强思想碰撞,有力展现了民族工作领域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的实干担当和精神风采,有效锤炼了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进一步汇聚起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青年干部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在民族工作中发光发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自治区民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干部,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初审:李嘉复审:李嘉终审:康宇凤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安排部署2025年文化宣传工作

    2025-03-31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安排部署2025年文化宣传工作,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印发了2025年文化宣传工作要点,安排部署2025年文化宣传重点工作。    《要点》明确,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十四五”民族工作成就宣传,扎实做好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推进“五大任务”、实施“六个工程”、开展“六个行动”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牢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守望相助意识、爱党爱国意识。二是围绕党和国家涉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阐释。举办“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优秀摄影作品征集大赛。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三是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加强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基地建设实践案例研究,开展基地讲解员专题培训和比赛活动,优化基地展陈大纲和解说词,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有成效。指导推动区内高校学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学资源库。四是持续推动各民族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实施“三项计划”,着力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三交”品牌。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推动区内外中小学生开展跨区域常态化交流和各族青年主题类别研学交流活动。加强对基层打造和挖掘“三项计划”典型案例的指导,创新实施优秀项目100个,全域化全方位推进“融在北疆”品牌建设。五是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持续办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指导盟市将党中央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决策部署与当地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会同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组织开展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营造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六是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压实主管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七是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全区民委系统干部队伍理论武装,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用以指导民族文化宣传工作。用好内蒙古干部网络学院和国家民委“道中华”大讲堂,开展专题式、个性化培训。   《要点》还提出了2025年拟举办的“和美北疆 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行、“寻访融合之路”新媒体青年采风交流、“唱响经典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调民歌展演等12项重点活动。初审:谷伟复审:刘智博终审:康宇凤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 自治区民委党组召开会议

    2025-03-20 朗读

    自治区民委党组召开会议, 3月19日,自治区民委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文章精神,研究有关事项,部署落实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扎实推进旅游促“三交”、和美乡村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各项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精心谋划、认真组织,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机关转作风树新风。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始终坚持并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会议听取了有关处室工作汇报,研究审议了2025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对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初审:博迪        复审:李嘉        终审:康宇凤      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 高占胜参加所在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2025-02-28 朗读

    高占胜参加所在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2月27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民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占胜参加所在的办公室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会上,党支部负责同志通报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整改情况、组织生活会会前征求意见情况和2024年度支部党建工作情况,代表支部委员会作对照检查。支部党员结合个人工作实际依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支部党员民主评议,机关党委(人事处)相关负责同志作点评。高占胜对办公室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围绕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统筹协调、提高工作质效等方面与大家互动交流。高占胜强调,大家按照这次组织生活会要求,认真查摆问题、剖析原因,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了整改方向,达到了预期目标。办公室作为机关的中枢,发挥着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监督,优化各项工作流程,压实各方责任,努力提高办文、办会水平,把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强化统筹协调,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统筹调度和督促落实,切实推动机关各项工作“提标、提速、提效”。要在提升工作质效上下功夫,增强服务意识,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推动我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自治区民委党组召开会议

    2025-02-28 朗读

    自治区民委党组召开会议, 2月27日,自治区民委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自治区有关会议精神,听取相关工作汇报,研究有关事项,部署落实工作。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民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占胜主持。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等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后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严守党规党纪,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传达学习了自治区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会议精神,强调要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年度重点工作,结合民委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要认真研究、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兴边富民等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重点任务,向自治区党委、政府交上满意答卷。    会议研究审议了《内蒙古自治区民委落实“六个行动”实施方案》、《兴边富民行动2025年工作要点》,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内蒙古:紧扣“铸牢”主线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2025-02-25 朗读

    内蒙古:紧扣“铸牢”主线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编者按:2025年乙巳蛇年新春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2025年春节期间,全区各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挖掘春节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创新开展“非遗+”、“活动+”、“旅游+”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在体验传统年俗文化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营造了浓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氛围,2025年2月18日出版的《中国民族报》第二版刊登了我区的经验做法,现将全文刊发。2025年乙巳蛇年新春,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开展各类文旅活动417项,大力弘扬春节礼俗文化,深入挖掘其深厚历史底蕴,将传统民俗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全社会营造“铸牢”的浓厚氛围。一、创新“非遗+”模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蒙古各地以非遗保护传承为核心,将非遗文化与春节习俗紧密融合,开展“非遗+”系列活动,让春节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全区举办“非遗贺新春”传统活动、“文化馆里过大年 祥蛇纳福启新章”等非遗体验活动,推出“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等精品展览、“非遗拓福迎接新春”等200余项文化活动。春节期间,土默特皮画、蒙古族皮画、蒙古族呼麦、长调民歌、四胡、马头琴等非遗项目,登上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举办第八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吸引超200家自治区级非遗工坊及相关单位、企业、院校参与。内蒙古博物院以“国宝遇新春”为主题,开展120余场文化活动,近5万名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浓厚的文博氛围中迎接新春。阿拉善定远营古城新春庙会精彩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展现了古装巡游、实景演出、非遗展示、古城灯会等节目的独特魅力。兴安盟推出非遗拜大年、传统祝赞词、蒙古族拉弦乐器等与年俗相关的精彩视频,广泛传播非遗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赤峰市以“歌游内蒙古 文旅进商场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为主题,采用“集市+展演+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打造非遗消费新空间,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内蒙古文化馆“文化馆里过大年 祥蛇纳福启新章”春节主题活动热闹非凡,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独具匠心的插花作品,让传统插花艺术在传承中焕发生机。土默特皮画等非遗项目登上央视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第八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现场。兴安盟春晚非遗展示节目《故乡赞》 。二、突出“活动+”载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蒙古各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年文化”凝聚中华民族情感,以“年习俗”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各族群众带来了一场场充满“文化味儿”的视听盛宴。2025年内蒙古春晚运用丰富的非遗元素,将历史底蕴、人文风情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展示了全区2400万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兴安盟举办“歌游内蒙古”主题春节联欢晚会,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歌唱祖国心连心”的良好氛围,更唱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强音。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民族乐团联合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等地乌兰牧骑,在北京演出14场,呈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2024—2025音乐季《红色记忆》、《聆听经典》和各类新春音乐会好评如潮,原创歌舞剧《这是我的家乡》等剧节目观演人数达10余万人次。呼和浩特市举办“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亮丽北疆 福满青城”春节主题活动,活动涵盖文艺表演、文明市集、非遗体验、年货展销等多个模块,把“烟火气”与“幸福味”送到群众身边。2025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繁花‘巳’锦北疆春”。1月15日晚,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为观众带来《四季》合唱专场音乐会,为各族群众送上新春祝福。 呼和浩特市“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亮丽北疆 福满青城”春节主题活动现场,文艺志愿者表演高跷和舞龙。三、深化“旅游+”路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蒙古各地不断丰富优质旅游资源供给,实施深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六项行动”,将“铸牢”有机融入旅游路线和景区景点,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内涵。春节假期期间,内蒙古共接待国内游客3058万人次。鄂尔多斯市推出“华灯耀东胜 非遗迎新春”文旅活动,开展36项迎新春系列活动,接待国内游客311.17万人次。阿拉善盟推出福蛇贺新岁——“向善而行”中国年、乌兰布和“穿沙越海”主题游、额济纳春节假期一日游等多条春节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旅游产品,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兴安盟创新“冰雪+”文旅发展模式,以冰雪赛事、演艺、展览、节庆活动为载体,打造“天天”系列主题旅游品牌,让各族群众“聚”在一起、“动”在一起、“乐”在一起。通辽市推出“西辽河畔·文明曙光”旅游线路,巧妙串联核心景区和特色街区,让游客领略通辽独特自然风光,体验当地民俗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鄂尔多斯市康镇舞龙舞狮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喝彩。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举办的“红韵巴图湾,纸墨非遗情”蒙陕剪纸书法交流采风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阿拉善特色旅游资源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兴安盟冰雪文化节,吸引周边地区游客前来观赏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