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要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思政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讲清“大局”
讲清政治大局。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矛盾风险挑战繁多。美西方反华势力长期污蔑抹黑中国,妄图破坏中华民族团结,干扰中国发展。因此,必须讲清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讲清时代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要科学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之间多方面、深层次的联动关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时刻保持“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清醒认识。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担负责任使命,有所作为。
讲清国情大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最高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我们既要尊重国情、尊重历史、尊重规律,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一体性、共同性,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多民族这一特色、优势和有利因素,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讲明“大理”
讲明“四个共同”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要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势,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讲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放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去认识,充分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有逻辑、成体系地讲解“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等内容,讲清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讲明共同的理想。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创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业,共建共享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讲活“大爱”
讲活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大爱。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历史;胡服骑射、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佳话;从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到艰难探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开创新局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至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镌刻着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印记。要讲活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了解,时刻提醒人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
讲活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大爱。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前进具备许多积极因素,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时代之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的深邃思考,是对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主张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与世界的深刻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着眼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的整体性,又体现出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独特性。要讲活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讲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支持课题“新时代首都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号XXSZ2022ZC3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