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2024-08-28
璀璨非遗——巴林格萨(斯)尔史诗
发布时间:2024-06-02 08:05  来源:赤峰机关党建  
分享到:
【字体:  

蒙古族《格斯尔》是中国三大史诗之首,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伊利亚特》,享有很高国际声誉。

《格斯尔》史诗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讲述了格斯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伏魔、除恶扶弱、统一各部,完成人间使命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史诗主要以艺人说唱形式流传于民间。

巴林右旗是蒙古族史诗《格斯尔》的发祥地,这里培育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圣主格斯尔可汗》,传播着大量格斯尔山水传说和祈愿经文,保存着格斯尔祭祀民俗仪式。

巴林《格斯尔》史诗故事情节按顺序结构展开。分别由“格斯尔降生人间,他的童年、婚姻以及十四岁时名扬四海;与北方黑斑虎搏斗;治理汉地固穆皇帝的朝政;制服十二头魔王蟒古思,救出阿尔伦高娃夫人,掳走茹格慕高娃。格斯尔追击敌人,征服三帐汗;锡莱格勒三帐汗侵犯格斯尔的家乡;蟒古思把格斯尔变成驴;格斯尔从地狱救出母亲,使其升入天堂”等几大部分组成,情节曲折激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格斯尔》逐渐融入了蒙古族的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风俗、文化、艺术等全部知识,凝聚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随着《格斯尔》史诗在巴林地区的广泛传播,格斯尔的英雄事迹也附着在了当地的山山水水中,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风物传说,如《格斯尔可汗的棋盘石》、《格特奇与强那奇》、《石房子的传说》、《阿斯罕山的豁口》、《格斯尔可汗的拴马桩》等,这些优美的传说是格斯尔史诗地方化的标志,为巴林草原营造了浓郁的格斯尔文化氛围。这里至今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山山水水都有格斯尔神奇传说而让民众世代敬仰,阻止了人为破坏。《格斯尔》文化在巴林地区的广泛影响培育了诺彦扎布、乌斯呼宝音等20多位著名《格斯尔》史诗艺人,牧民们称之为格斯尔其,其中,以金巴扎木和巴达玛仁钦最为著名。

格斯尔文化深入到巴林百姓的生活和习俗中,当地蒙古族民众崇拜格斯尔,信奉格斯尔,巴林右旗沙布尔台苏木建有国内唯一一座格斯尔庙。每年五月十三,牧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羊肉、黄油、奶食品来此举行重大的祭祀仪式,并说唱《格斯尔》史诗。此外,巴林查干沐沦河畔上还设有一座格斯尔敖包。

巴林《格斯尔》反映了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族智慧、族群记忆,它是蒙古族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多年来,通过专家和民间学者的调查研究,在巴林地区共搜集口传《格斯尔》1200多小时,出版书面《格斯尔》文本资料200部,格斯尔传说5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