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左旗“六点”同促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4-08-08 11:14  来源:土左旗民族事务委员会  
分享到:
【字体:  

今年以来,土左旗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各项工作的主线,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六点”同促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红色基因传承为“着力点”

土左旗始终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着力点,把党的领导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红色文化薪火相传,依托乌兰夫故居、荣耀先烈士故居、贾力更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精品线路,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让游客回顾土默特左旗的红色回忆,学习红色精神,缅怀革命烈士,向红色致敬。深度拓展红色文化,通过与塔布赛村百年老街、红色文化主题广场、百年民居乌兰夫的故事、非遗传承手工体验坊、党建影院、塔布赛村村史馆、红色大讲堂、文创馆等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有效衔接,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土左旗乌兰牧骑为载体加强互动交流,在全国四个省十个城市开展了专场演出,通过鲜活的节目展演,使更多人了解红色文艺轻骑兵、了解土默特左旗的红色历史,吸引更多的外地群众来土左旗观光旅游,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土左旗的建设当中。

以培根铸魂为“切入点”

始终坚持“教育兴国”的理念,注重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建立制度引导印发了《土默特左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工作方案》《土默特左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工作方案》《中小学教师“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实施方案》,为全旗各学校(幼儿园)提供行动指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育系统各级党支部“三会一课”必学内容。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推动全旗各学校(幼儿园)常态化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应用工作。丰富校园活动,充分利用“石榴籽育人小课堂”等育人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到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生活、党(团)日活动中。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了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各学段不少于12课时),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用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等教材,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我对祖国深情告白”等活动。在全旗28所中、小学开展共争“红领巾争章 小石榴籽章”特色奖章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升旗仪式“童心向党 团结石榴籽 共筑中国梦”主题班队会,中小学校分阶段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悦读时代新风”“颗颗石榴籽,共筑同心圆”等系列主题读书活动,开展“听,文物在说”中小学生讲好文物故事大赛和“感受中华魅力·领略北疆风采”教育实践“探馆活动”开展“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绘画、书法、剪纸作品展活动,机关干部、学校、幼儿园师生踊跃报名,评选展示了130余个优秀作品充分利用旗科技馆“红领巾梦想号”青年爱里和各级青年爱里阵地,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石榴籽心连心”“各族群众共同浇筑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等活动。

以分层级宣传阐释为“立足点”

始终坚持“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领导干部层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纳入《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度学习安排意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内容,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2次,印发了《关于开展“感党思、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的工作方案》,制作并下发了“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讲清“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等宣讲课件和提纲。将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先后召开了5次全会、8次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组织全旗召开关于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3次,组织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他相关工作会议12次,听取了各部门各单位落实情况汇报且通报了未完成铸牢工作任务的单位,凝聚民族团结工作思想合力。干部职工层面,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专题党课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和旗委党校年度培训重要内容,举办85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研讨班、座谈会、宣讲会,培训干部12570人次,为全旗机关干部配发各类学习资料2万余份购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300本,对全旗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同志进行发放,进一步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水平。组织旗委讲师团开展基层宣讲 14余次。群众层面,成立38个红石榴服务驿站,56支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突出“分众化”传播,坚持“品牌化”推进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宣传教育活动170余次,受众人次约1.3万余人。为各族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法律援助、证件办理、就学就业就医等优质服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70余次,受众人次约3000余人利用5月份的“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成立6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小分队,设计20个宣讲主题,累计深入基层宣讲133场次,直接受众近5600余人。

以双向搭建平台为“支撑点”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宣传教育研究体系,让“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入脑入心,持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深化联创共建,实施敕勒川葵花产业民族团结进步共同体项目,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拉特后旗、土默特右旗分别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区域合作协议》,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实践,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专家智库,形成10个课题研究成果,立项开展了土左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6项。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土左旗工作站,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签订协议,开展校地联创共建活动。配合中国社科院,内蒙社科院、国家民委、自治区民委完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等课题的研究。打造特色点位,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6个;通过项目带动打造村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4个,村史馆4个,依托伊利集团、阿勒坦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共同现代化实践基地2个。

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为“突破点”

土左旗的历史悠久,体现民族团结的事例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生动再现民族“三交”史实制作馆藏清代档案缩微胶片94盘,出版《土默特历史档案集粹》《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清代蒙古文档案选编》,编撰《土默川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与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同商讨整理16个土左旗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深入挖掘、阐释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共同生活和建设土左旗的史实。打造土左特色精品力作精心创作报告文学《草原母亲张凤仙》、广播剧《血洒延安路》、舞台剧《永远的额吉》等一大批艺术精品,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情讴歌在党的领导下,全旗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同心、患难相恤、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制作10期主播带你“看土左”系列融媒产品。举办“行走黄河 遇见幸福”走进哈素海等活动;编排主题舞蹈六个,歌曲七首等文艺作品,举办书画摄影展,编印了《文墨山海情印象土默川》画册。制作了“土默特味道”“我和黄河的故事”等短视频。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作品散文5篇,诗歌20余首,歌词10首,书画作品10幅,摄影作品20幅。

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关键点”

始终坚持以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积极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携手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民族工作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组织乡镇中心统战委员、社区书记赴伊金霍洛旗围绕“城市民族工作的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开展为期2天的“互观互学”观摩活动,理清工作思路。以村、社区为平台,以“五个一 ”行动为载体,经常性组织开展文艺联欢活动和公益活动,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志愿帮扶联谊交流活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金川三个区域服务中心成立流动人口红石榴服务驿站,为各族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法律援助、证件办理、就学就业就医等优质服务。持续开展“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真情”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着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全旗各乡镇(区域服务中心)和社区均建立了领导班子定期研究民族工作制度、社区民族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流动人口访问登记制度,社区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与常住户同服务同管理,试行一户一册、一人一卡。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与乌拉特后旗共同组织两地师生开展“各族少年手拉手,石榴花开共成长”边境交流活动组织土左旗民族中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金龙镇第九中学、金山学校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石渠乡小学建立友好互助关系,并通过书写暖心信件、邮寄地方特色小礼品、与相应班级相互录制视频等方式,架起“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友谊桥梁实施校地共建育人机制,联合内蒙古工业大学轻纺学院开展“春风行动”送真情,团聚青年援就业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旅游促“三交”计划依托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敕勒川文化旅游区哈素海、塔布赛红色小镇、敕勒川乳业开发区规划展示馆、伊利制造体验中心、敕勒川生态绿廊等景区景点,打造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生态观光旅游4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两届全国文化旅游创意作品大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惠民演出服务 49 场次,开展马头琴、书法舞蹈、摄影等公益培训3期,创作编排优秀原创作品9部,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29场次,开展志愿服务5场次,开展少儿观影4场次,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8场次。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区入选国家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培育哈素海冬捕节、航空飞行嘉年华、乳业开发区风筝节等特色旅游品牌,将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融入到各类旅游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