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感恩奋进抓落实 “四个创新”促团结
发布时间:2024-06-11 10:10  来源:巴彦淖尔市民委  
分享到:
【字体:  

巴彦淖尔市:感恩奋进抓落实 “四个创新”促团结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一年来,巴彦淖尔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找准履职着力重点,团结凝聚各方力量,以“四个创新”举措,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增光添彩。

一、创新创建模式,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法和路径。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实施了“籽籽相拥·同心筑梦”“十个一”主线工程(唱响一首歌、编演一台剧、创作一批数字文创产品、选树一批典型事例、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一个主题公园、展陈一个主题场馆、建设一个传习场所、创建一条精品线路、共建一条同心创业街区),完成编创主题歌曲16首、主题剧目8台、文创产品20个,选树典型人物事例47个,举办主题活动98场次,建设传习场所15处,打造主题公园广场10处、主题场馆14处,挂牌同心创业就业街区8条、精品研学路线28条,让各族群众在观赏、体验、分享、交流中,更加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创新思维理念,确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紧紧围绕毫不偏离主线。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赋予巴彦淖尔的功能定位,坚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聚焦办好落实“两件大事”,确定了“五高五区”奋斗目标、“两个基地、四个集群”主攻方向和“五个一”重点任务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全力推动全市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2023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迈进自治区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1161.1亿元、同比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0804元、26404元,增长6.1%和8.2%。新能源装机占比及获批项目数量、外贸进出口总额、农产品出口均居自治区首位,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被国家确定为省区市规划编制的模板,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全国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河套灌区获评全国“节水型示范灌区”,乌梁素海流域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并入选全区十大法治事件,巴彦淖尔地区影响力不断攀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创新组织动员,鼓励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面对面引领式教育、分享式自我教育、分众式学习教育、大众式宣传教育,不断扩大社会知晓率。一是结合“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主题系列文体活动。二是各地区、各部门面向本区域、本领域,制定推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系列专题网络小视频。三是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出积极参与创建的倡议,在日常联系中常态化落实。四是开展“基层党建+铸牢中华民族个共同体意识”千村参与、百村示范活动。五是各地区利用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针对嘎查村(社区)群众开展一节铸牢和创建专题板凳课堂。六是全市乡镇、办事处,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一场铸牢和创建专题有奖知识竞赛(问答)。七是全市各嘎查村(社区)广泛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开展一次铸牢和创建主题的上门送学。八是全市各小区(村组)设置流动小喇叭,常态化宣传铸牢和创建相关知识。九是每个小区(村组)张贴一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倡议书。十是农牧区每家每户张贴一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年画。十一是引导全市出租车、公交车张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宣传标识。十二是各级机关单位结合固定党日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党的民族理论知识测试。

四、创新服务管理,深化拓展“五个一”一校、一户、一业、一队、一车)边疆党建模式。以“六联共建”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农牧结亲”活动,全力打造“农牧结亲”同心圆。一是组织联建,筑牢战斗堡垒。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每季度定期组织嘎查村“两委”成员、农牧民党员开展党建工作同商、干部换岗实践锻炼、困难问题协同解决等组织联建活动,互联互促共创“整乡推进”示范苏木镇和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二是生产联促,形成发展合力。通过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干部为纽带,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组建形成“产+销”全产业链联合社,推动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加”。目前,全市成立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8个,带动8294户农牧民入股4.54亿元,累计分红1772.5万元。三是活动联谊,凝聚民族共融。结合重大节日,不定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主题党日”、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农牧民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前,开展各类共建活动400余次。四是资源联享,推动互利共赢。以资金、资产、资源对接为切入口,盘活各自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增强资源联享针对性,引导互用优势资源,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标。目前,开展抗洪救灾互帮、生产资料互用、发展技术互学等共建共享活动200余次。五是困难联助,携手共渡难关。组织动员有条件有意愿的在职党员、驻地企业等组建暖心志愿服务小分队,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常态化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开展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等活动37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580余件。六是生态联护,共建美好家园。加强双方农牧业区域联动,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农牧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畜群降下来、产物优起来、收入增上来、生态好起来的多赢目标。

1

当前位置: 首页 > 盟市动态

巴彦淖尔市:感恩奋进抓落实 “四个创新”促团结

发布时间:2024-06-11
来源:巴彦淖尔市民委
朗读

巴彦淖尔市:感恩奋进抓落实 “四个创新”促团结, 巴彦淖尔市:感恩奋进抓落实 “四个创新”促团结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一年来,巴彦淖尔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找准履职着力重点,团结凝聚各方力量,以“四个创新”举措,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增光添彩。一、创新创建模式,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法和路径。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实施了“籽籽相拥·同心筑梦”“十个一”主线工程(唱响一首歌、编演一台剧、创作一批数字文创产品、选树一批典型事例、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一个主题公园、展陈一个主题场馆、建设一个传习场所、创建一条精品线路、共建一条同心创业街区),完成编创主题歌曲16首、主题剧目8台、文创产品20个,选树典型人物事例47个,举办主题活动98场次,建设传习场所15处,打造主题公园广场10处、主题场馆14处,挂牌同心创业就业街区8条、精品研学路线28条,让各族群众在观赏、体验、分享、交流中,更加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创新思维理念,确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紧紧围绕毫不偏离主线。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赋予巴彦淖尔的功能定位,坚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聚焦办好落实“两件大事”,确定了“五高五区”奋斗目标、“两个基地、四个集群”主攻方向和“五个一”重点任务,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全力推动全市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2023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迈进自治区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1161.1亿元、同比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0804元、26404元,增长6.1%和8.2%。新能源装机占比及获批项目数量、外贸进出口总额、农产品出口均居自治区首位,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被国家确定为省区市规划编制的模板,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全国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河套灌区获评全国“节水型示范灌区”,乌梁素海流域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并入选全区十大法治事件,巴彦淖尔地区影响力不断攀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三、创新组织动员,鼓励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面对面引领式教育、分享式自我教育、分众式学习教育、大众式宣传教育,不断扩大社会知晓率。一是结合“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主题系列文体活动。二是各地区、各部门面向本区域、本领域,制定推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系列专题网络小视频。三是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出积极参与创建的倡议,在日常联系中常态化落实。四是开展“基层党建+铸牢中华民族个共同体意识”千村参与、百村示范活动。五是各地区利用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针对嘎查村(社区)群众开展一节铸牢和创建专题板凳课堂。六是全市乡镇、办事处,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一场铸牢和创建专题有奖知识竞赛(问答)。七是全市各嘎查村(社区)广泛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开展一次铸牢和创建主题的上门送学。八是全市各小区(村组)设置流动小喇叭,常态化宣传铸牢和创建相关知识。九是每个小区(村组)张贴一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倡议书。十是农牧区每家每户张贴一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年画。十一是引导全市出租车、公交车张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宣传标识。十二是各级机关单位结合固定党日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党的民族理论知识测试。四、创新服务管理,深化拓展“五个一”(一校、一户、一业、一队、一车)边疆党建模式。以“六联共建”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农牧结亲”活动,全力打造“农牧结亲”同心圆。一是组织联建,筑牢战斗堡垒。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每季度定期组织嘎查村“两委”成员、农牧民党员开展党建工作同商、干部换岗实践锻炼、困难问题协同解决等组织联建活动,互联互促共创“整乡推进”示范苏木镇和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二是生产联促,形成发展合力。通过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干部为纽带,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组建形成“产+销”全产业链联合社,推动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加”。目前,全市成立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8个,带动8294户农牧民入股4.54亿元,累计分红1772.5万元。三是活动联谊,凝聚民族共融。结合重大节日,不定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主题党日”、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农牧民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前,开展各类共建活动400余次。四是资源联享,推动互利共赢。以资金、资产、资源对接为切入口,盘活各自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增强资源联享针对性,引导互用优势资源,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标。目前,开展抗洪救灾互帮、生产资料互用、发展技术互学等共建共享活动200余次。五是困难联助,携手共渡难关。组织动员有条件有意愿的在职党员、驻地企业等组建暖心志愿服务小分队,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常态化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开展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等活动37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580余件。六是生态联护,共建美好家园。加强双方农牧业区域联动,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农牧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畜群降下来、产物优起来、收入增上来、生态好起来的多赢目标。—1—

巴彦淖尔市:感恩奋进抓落实 “四个创新”促团结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一年来,巴彦淖尔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找准履职着力重点,团结凝聚各方力量,以“四个创新”举措,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增光添彩。

一、创新创建模式,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法和路径。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实施了“籽籽相拥·同心筑梦”“十个一”主线工程(唱响一首歌、编演一台剧、创作一批数字文创产品、选树一批典型事例、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一个主题公园、展陈一个主题场馆、建设一个传习场所、创建一条精品线路、共建一条同心创业街区),完成编创主题歌曲16首、主题剧目8台、文创产品20个,选树典型人物事例47个,举办主题活动98场次,建设传习场所15处,打造主题公园广场10处、主题场馆14处,挂牌同心创业就业街区8条、精品研学路线28条,让各族群众在观赏、体验、分享、交流中,更加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创新思维理念,确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紧紧围绕毫不偏离主线。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赋予巴彦淖尔的功能定位,坚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聚焦办好落实“两件大事”,确定了“五高五区”奋斗目标、“两个基地、四个集群”主攻方向和“五个一”重点任务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全力推动全市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2023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迈进自治区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1161.1亿元、同比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0804元、26404元,增长6.1%和8.2%。新能源装机占比及获批项目数量、外贸进出口总额、农产品出口均居自治区首位,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被国家确定为省区市规划编制的模板,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全国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河套灌区获评全国“节水型示范灌区”,乌梁素海流域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并入选全区十大法治事件,巴彦淖尔地区影响力不断攀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创新组织动员,鼓励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面对面引领式教育、分享式自我教育、分众式学习教育、大众式宣传教育,不断扩大社会知晓率。一是结合“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主题系列文体活动。二是各地区、各部门面向本区域、本领域,制定推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系列专题网络小视频。三是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出积极参与创建的倡议,在日常联系中常态化落实。四是开展“基层党建+铸牢中华民族个共同体意识”千村参与、百村示范活动。五是各地区利用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针对嘎查村(社区)群众开展一节铸牢和创建专题板凳课堂。六是全市乡镇、办事处,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一场铸牢和创建专题有奖知识竞赛(问答)。七是全市各嘎查村(社区)广泛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开展一次铸牢和创建主题的上门送学。八是全市各小区(村组)设置流动小喇叭,常态化宣传铸牢和创建相关知识。九是每个小区(村组)张贴一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倡议书。十是农牧区每家每户张贴一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年画。十一是引导全市出租车、公交车张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宣传标识。十二是各级机关单位结合固定党日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党的民族理论知识测试。

四、创新服务管理,深化拓展“五个一”一校、一户、一业、一队、一车)边疆党建模式。以“六联共建”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农牧结亲”活动,全力打造“农牧结亲”同心圆。一是组织联建,筑牢战斗堡垒。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每季度定期组织嘎查村“两委”成员、农牧民党员开展党建工作同商、干部换岗实践锻炼、困难问题协同解决等组织联建活动,互联互促共创“整乡推进”示范苏木镇和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二是生产联促,形成发展合力。通过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干部为纽带,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组建形成“产+销”全产业链联合社,推动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加”。目前,全市成立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8个,带动8294户农牧民入股4.54亿元,累计分红1772.5万元。三是活动联谊,凝聚民族共融。结合重大节日,不定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主题党日”、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农牧民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前,开展各类共建活动400余次。四是资源联享,推动互利共赢。以资金、资产、资源对接为切入口,盘活各自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增强资源联享针对性,引导互用优势资源,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标。目前,开展抗洪救灾互帮、生产资料互用、发展技术互学等共建共享活动200余次。五是困难联助,携手共渡难关。组织动员有条件有意愿的在职党员、驻地企业等组建暖心志愿服务小分队,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常态化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开展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等活动37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580余件。六是生态联护,共建美好家园。加强双方农牧业区域联动,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农牧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畜群降下来、产物优起来、收入增上来、生态好起来的多赢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