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乌兰察布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民族团结一家亲绘就共富新画卷
在多民族聚集的凉城县岱海镇西营子村,总人口1235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壮族群众。近年来,该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各族群众的日子就像熟透的柿子越来越红火。今年62岁的村民刘秀娥,以前只靠种地维持生活的她,得益于村党支部为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好政策,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西营子村的30多位村民也跟刘秀娥一样,在村里的凉城国际滑雪场、岱海马刨温泉水世界、内蒙古神牛云海乳制品有限公司就近就业,实现了持续增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经济发展是基础。察右前旗南村以“民族团结进步+产业振兴”为抓手,依托城边村优势和生态旅游资源,紧紧抓住蔬菜种植和发展水果采摘特色产业的机遇,积极打造“城市新农人·南村一分地”、“南舍南芬·民俗民宿”、“墙体彩绘·网红打卡街”等特色民俗休闲旅游产业,开创了致富路上共携手、各民族群众一家亲的民族团结发展新局面。据了解,2023年,南村蔬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1850亩,年交易蔬菜7万多吨,销售额74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南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军坚定地说,“我们村有这样的发展成果,离不开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内生动力,更离不开民族团结的力量。”各族群众团结一家亲、发展一条心,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会迈得愈加坚定、从容。
互嵌共融促发展同心同向共繁荣
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解放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2022年该社区被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社区居民中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傈僳族和藏族等11个民族,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异彩纷呈。解决民生堵点是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的基础工作。该社区老旧小区多,年久失修,曾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22年,经过社区与相关部门多方沟通,解决了安居公寓小区设施的老化问题。一番改造后,不仅生活条件变好了,生活环境也有了变化。解放社区居民自发组织书法班、文艺队等多个团体,闲暇时间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其乐融融。还创作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二人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撒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种子。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传统节日和寒暑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书法交流”、“阅读分享”、“公益托管”等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社区从群众居住生活、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人手,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司法服务助团结公平正义促和谐
近年来,凉城县人民法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院重点工作,并与审判执行工作相结合,为地区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凉城县人民法院为给辖区内各族群众提供便利的诉讼服务,在立案环节,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和便民处等立案服务窗口;在审判环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人民法庭”,设立“石榴籽法官工作室”和“共融共建调解室”;在执行环节,针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行为,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提升执行强制力,倒逼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这些便民举措,切实解决了各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秋心事,架起了民族团结“连心桥”。2021年以来,凉城县人民法院累计审执结各类案件6300余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近万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石榴籽法官工作室”等的设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保障各族群众的诉讼需求,让各族群众的案件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促进了本地区各族群众交流交往和谐融洽。凉城县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让民族团结进步在审判执行中深人人心,让法治信仰扎根于人民群众心中。进人新时代,各族群众正用实际行动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乌兰察布,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种子已深深扎根乌兰察布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石榴花开红似火 籽籽同心谱华章——乌兰察布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乌兰察布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民族团结一家亲绘就共富新画卷在多民族聚集的凉城县岱海镇西营子村,总人口1235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壮族群众。近年来,该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各族群众的日子就像熟透的柿子越来越红火。今年62岁的村民刘秀娥,以前只靠种地维持生活的她,得益于村党支部为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好政策,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西营子村的30多位村民也跟刘秀娥一样,在村里的凉城国际滑雪场、岱海马刨温泉水世界、内蒙古神牛云海乳制品有限公司就近就业,实现了持续增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经济发展是基础。察右前旗南村以“民族团结进步+产业振兴”为抓手,依托城边村优势和生态旅游资源,紧紧抓住蔬菜种植和发展水果采摘特色产业的机遇,积极打造“城市新农人·南村一分地”、“南舍南芬·民俗民宿”、“墙体彩绘·网红打卡街”等特色民俗休闲旅游产业,开创了致富路上共携手、各民族群众一家亲的民族团结发展新局面。据了解,2023年,南村蔬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1850亩,年交易蔬菜7万多吨,销售额74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南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军坚定地说,“我们村有这样的发展成果,离不开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内生动力,更离不开民族团结的力量。”各族群众团结一家亲、发展一条心,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会迈得愈加坚定、从容。互嵌共融促发展同心同向共繁荣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解放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2022年该社区被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社区居民中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傈僳族和藏族等11个民族,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异彩纷呈。解决民生堵点是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的基础工作。该社区老旧小区多,年久失修,曾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22年,经过社区与相关部门多方沟通,解决了安居公寓小区设施的老化问题。一番改造后,不仅生活条件变好了,生活环境也有了变化。解放社区居民自发组织书法班、文艺队等多个团体,闲暇时间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其乐融融。还创作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二人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撒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种子。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传统节日和寒暑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书法交流”、“阅读分享”、“公益托管”等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社区从群众居住生活、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人手,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司法服务助团结公平正义促和谐近年来,凉城县人民法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院重点工作,并与审判执行工作相结合,为地区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凉城县人民法院为给辖区内各族群众提供便利的诉讼服务,在立案环节,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和便民处等立案服务窗口;在审判环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人民法庭”,设立“石榴籽法官工作室”和“共融共建调解室”;在执行环节,针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行为,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提升执行强制力,倒逼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这些便民举措,切实解决了各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秋心事,架起了民族团结“连心桥”。2021年以来,凉城县人民法院累计审执结各类案件6300余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近万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石榴籽法官工作室”等的设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保障各族群众的诉讼需求,让各族群众的案件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促进了本地区各族群众交流交往和谐融洽。凉城县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让民族团结进步在审判执行中深人人心,让法治信仰扎根于人民群众心中。进人新时代,各族群众正用实际行动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乌兰察布,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种子已深深扎根乌兰察布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乌兰察布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民族团结一家亲绘就共富新画卷
在多民族聚集的凉城县岱海镇西营子村,总人口1235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壮族群众。近年来,该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各族群众的日子就像熟透的柿子越来越红火。今年62岁的村民刘秀娥,以前只靠种地维持生活的她,得益于村党支部为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好政策,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西营子村的30多位村民也跟刘秀娥一样,在村里的凉城国际滑雪场、岱海马刨温泉水世界、内蒙古神牛云海乳制品有限公司就近就业,实现了持续增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经济发展是基础。察右前旗南村以“民族团结进步+产业振兴”为抓手,依托城边村优势和生态旅游资源,紧紧抓住蔬菜种植和发展水果采摘特色产业的机遇,积极打造“城市新农人·南村一分地”、“南舍南芬·民俗民宿”、“墙体彩绘·网红打卡街”等特色民俗休闲旅游产业,开创了致富路上共携手、各民族群众一家亲的民族团结发展新局面。据了解,2023年,南村蔬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1850亩,年交易蔬菜7万多吨,销售额74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南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军坚定地说,“我们村有这样的发展成果,离不开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内生动力,更离不开民族团结的力量。”各族群众团结一家亲、发展一条心,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会迈得愈加坚定、从容。
互嵌共融促发展同心同向共繁荣
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解放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2022年该社区被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社区居民中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傈僳族和藏族等11个民族,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异彩纷呈。解决民生堵点是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的基础工作。该社区老旧小区多,年久失修,曾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22年,经过社区与相关部门多方沟通,解决了安居公寓小区设施的老化问题。一番改造后,不仅生活条件变好了,生活环境也有了变化。解放社区居民自发组织书法班、文艺队等多个团体,闲暇时间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其乐融融。还创作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二人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撒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种子。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传统节日和寒暑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书法交流”、“阅读分享”、“公益托管”等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社区从群众居住生活、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人手,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司法服务助团结公平正义促和谐
近年来,凉城县人民法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院重点工作,并与审判执行工作相结合,为地区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凉城县人民法院为给辖区内各族群众提供便利的诉讼服务,在立案环节,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和便民处等立案服务窗口;在审判环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人民法庭”,设立“石榴籽法官工作室”和“共融共建调解室”;在执行环节,针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行为,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提升执行强制力,倒逼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这些便民举措,切实解决了各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秋心事,架起了民族团结“连心桥”。2021年以来,凉城县人民法院累计审执结各类案件6300余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近万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石榴籽法官工作室”等的设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保障各族群众的诉讼需求,让各族群众的案件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促进了本地区各族群众交流交往和谐融洽。凉城县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让民族团结进步在审判执行中深人人心,让法治信仰扎根于人民群众心中。进人新时代,各族群众正用实际行动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乌兰察布,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种子已深深扎根乌兰察布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