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坚持四项举措,有形有感有效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4-10-16 16:39  来源:民族团结促进处  
分享到:
【字体: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聚焦一个品牌,打造三个平台、实施三个工程、抓好三个载体”为重点,有形有感有效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努力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一是打造一个创建工作品牌,凝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广泛共识。依托悠久多元的红色文化、昭君文化、大盛魁文化等,深入总结在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古韵玉泉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聚焦丰富品牌内涵,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清单,汇聚各部门推进民族工作合力。聚力提升品牌影响,培育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梁山街社区,苏鲁锭民族工艺品企业、玉泉区第一幼儿园等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打造63处红石榴驿站,推出“顺心茶馆”、“家园发展集思会”等民族事务治理经验,不断完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吸引各族群众争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者。

二是建好“三个平台”,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效果。高度重视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成立呼和浩特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玉泉区工作站,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指导”的形式,推动理论研究资源与基层宣传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宣传教育效果。挖掘各类宣讲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台,整合辖区内的草原轻骑兵、讲习团、红石榴讲堂等宣教载体,每年深入基层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宣讲活动500余场。充分利用好各类学习教育基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平台,积极发挥昭君博物院、大盛魁博物馆集群、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等资源优势,推出一系列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研学活动和研学路线,每年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00余场次。

三是实施好“三个工程”,精准化做好培根铸魂夯基工作。面向各族干部实施“强示范树标杆”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各类培训班的核心课程。推动各党(工)委、党组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开展民族工作培训进基层行动。面向各族群众实施“强基础争模范”工程,各社区(村)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重要阵地,利用“红石榴驿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讲堂”等平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深入组织开展“两月一周”活动,每年开展活动100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受众群众达10万余人。面向各族青少年实施“强铸魂争先锋”工程,不断推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升级,持续做好“开学第一课”、团日队日、主题班会等特色活动,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出“青城共育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五个一点”活动品牌,引导各族青少年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理念。

四是抓好“三个载体”,推动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广开展在线下,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3000余场;依托昭君文化,推出沉浸式街景演出、户外舞台剧“千秋昭君塞上情”等;组织各族青少年“重走昭君出塞路”等活动。在线上,深入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纳入全媒体宣传;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韵玉泉石榴花开”专栏,不断拓展宣传的深度、广度、热度;依托“活力玉泉”平台矩阵,共发布相关原创稿件7316条,原创短视频200余个。在实地,全力打造“北疆文化 崇文玉泉”品牌,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北疆文化特质的符号和形象,并将其融入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融入到各项重点活动和文旅活动中,让北疆文化浸润到各族群众的生活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坚持四项举措,有形有感有效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民族团结促进处
朗读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坚持四项举措,有形有感有效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聚焦一个品牌,打造三个平台、实施三个工程、抓好三个载体”为重点,有形有感有效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努力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一是打造一个创建工作品牌,凝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广泛共识。依托悠久多元的红色文化、昭君文化、大盛魁文化等,深入总结在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古韵玉泉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聚焦丰富品牌内涵,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清单,汇聚各部门推进民族工作合力。聚力提升品牌影响,培育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梁山街社区,苏鲁锭民族工艺品企业、玉泉区第一幼儿园等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打造63处红石榴驿站,推出“顺心茶馆”、“家园发展集思会”等民族事务治理经验,不断完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吸引各族群众争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者。二是建好“三个平台”,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效果。高度重视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成立呼和浩特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玉泉区工作站,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指导”的形式,推动理论研究资源与基层宣传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宣传教育效果。挖掘各类宣讲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台,整合辖区内的草原轻骑兵、讲习团、红石榴讲堂等宣教载体,每年深入基层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宣讲活动500余场。充分利用好各类学习教育基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平台,积极发挥昭君博物院、大盛魁博物馆集群、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等资源优势,推出一系列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研学活动和研学路线,每年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00余场次。三是实施好“三个工程”,精准化做好培根铸魂夯基工作。面向各族干部实施“强示范树标杆”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各类培训班的核心课程。推动各党(工)委、党组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开展民族工作培训进基层行动。面向各族群众实施“强基础争模范”工程,各社区(村)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重要阵地,利用“红石榴驿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讲堂”等平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深入组织开展“两月一周”活动,每年开展活动100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受众群众达10万余人。面向各族青少年实施“强铸魂争先锋”工程,不断推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升级,持续做好“开学第一课”、团日队日、主题班会等特色活动,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出“青城共育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五个一点”活动品牌,引导各族青少年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理念。四是抓好“三个载体”,推动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广开展。在线下,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3000余场;依托昭君文化,推出沉浸式街景演出、户外舞台剧“千秋昭君塞上情”等;组织各族青少年“重走昭君出塞路”等活动。在线上,深入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纳入全媒体宣传;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韵玉泉石榴花开”专栏,不断拓展宣传的深度、广度、热度;依托“活力玉泉”平台矩阵,共发布相关原创稿件7316条,原创短视频200余个。在实地,全力打造“北疆文化 崇文玉泉”品牌,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北疆文化特质的符号和形象,并将其融入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融入到各项重点活动和文旅活动中,让北疆文化浸润到各族群众的生活中。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聚焦一个品牌,打造三个平台、实施三个工程、抓好三个载体”为重点,有形有感有效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努力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一是打造一个创建工作品牌,凝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广泛共识。依托悠久多元的红色文化、昭君文化、大盛魁文化等,深入总结在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古韵玉泉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聚焦丰富品牌内涵,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清单,汇聚各部门推进民族工作合力。聚力提升品牌影响,培育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梁山街社区,苏鲁锭民族工艺品企业、玉泉区第一幼儿园等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打造63处红石榴驿站,推出“顺心茶馆”、“家园发展集思会”等民族事务治理经验,不断完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吸引各族群众争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者。

二是建好“三个平台”,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效果。高度重视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成立呼和浩特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玉泉区工作站,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指导”的形式,推动理论研究资源与基层宣传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宣传教育效果。挖掘各类宣讲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台,整合辖区内的草原轻骑兵、讲习团、红石榴讲堂等宣教载体,每年深入基层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宣讲活动500余场。充分利用好各类学习教育基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平台,积极发挥昭君博物院、大盛魁博物馆集群、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等资源优势,推出一系列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研学活动和研学路线,每年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00余场次。

三是实施好“三个工程”,精准化做好培根铸魂夯基工作。面向各族干部实施“强示范树标杆”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各类培训班的核心课程。推动各党(工)委、党组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开展民族工作培训进基层行动。面向各族群众实施“强基础争模范”工程,各社区(村)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重要阵地,利用“红石榴驿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讲堂”等平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深入组织开展“两月一周”活动,每年开展活动100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受众群众达10万余人。面向各族青少年实施“强铸魂争先锋”工程,不断推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升级,持续做好“开学第一课”、团日队日、主题班会等特色活动,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出“青城共育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五个一点”活动品牌,引导各族青少年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理念。

四是抓好“三个载体”,推动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广开展在线下,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3000余场;依托昭君文化,推出沉浸式街景演出、户外舞台剧“千秋昭君塞上情”等;组织各族青少年“重走昭君出塞路”等活动。在线上,深入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纳入全媒体宣传;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韵玉泉石榴花开”专栏,不断拓展宣传的深度、广度、热度;依托“活力玉泉”平台矩阵,共发布相关原创稿件7316条,原创短视频200余个。在实地,全力打造“北疆文化 崇文玉泉”品牌,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北疆文化特质的符号和形象,并将其融入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融入到各项重点活动和文旅活动中,让北疆文化浸润到各族群众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