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依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谈感悟、抓落实
发布时间:2024-10-25 16:18  来源: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自治区民委  
分享到:
【字体: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建设推进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依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自治区民委将发言收集整理、陆续刊发,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坚持“三个强化”

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

服务自治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是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重要任务。作为设立在民族高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研究基地将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基地宣传教育作用。持续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为代表的“两馆两廊一园”(“两馆”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校史馆;“两廊”即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时代楷模”教育长廊;“一园”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教育实践基地思政教育品牌。坚持“馆课一体、馆教一体、馆研一体”,依托教育馆组建思政课教师讲解团、“北疆小红马”大学生讲解团,开展分众化宣传教育;把教育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实践教学基地,引导思政课教师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育人基地,依托“线下+线上”多渠道宣传教育路径,拓宽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的实践新路径。

二、强化基地人才引领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程为契机,以开放性课题为纽带,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课题联合攻关,着力培育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聘请《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乌小花担任首席专家,聘任长江学者乌云毕力格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邀请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报告,对基地建设予以指导。在知名专家的引领带动下,基地成员主持完成了6项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3项自治区四部委重大课题、6项重点课题和12项一般课题;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74项。设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专设一名处级干部负责基地日常工作,下设两个科级机构,通过“项目式管理+实体化运行”的模式,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管理规范和措施保障等相关工作。

三、强化基地人才培养作用。推动研究成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有机联动,着力打造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基本规律等重大议题的课程群,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好国家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开设一批线上、线下优质公共课和专业课,加快教育教学案例库、素材库建设,努力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围绕增进共同性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识教育系列课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建设性资源,推动传统的基础理论类、民族语言类、历史文化类课程进行全要素升级,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着力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依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谈感悟、抓落实

发布时间:2024-10-25
来源: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自治区民委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依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谈感悟、抓落实,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建设推进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依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自治区民委将发言收集整理、陆续刊发,以供大家学习交流。坚持“三个强化”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服务自治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是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重要任务。作为设立在民族高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研究基地将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强化基地宣传教育作用。持续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为代表的“两馆两廊一园”(“两馆”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校史馆;“两廊”即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时代楷模”教育长廊;“一园”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教育实践基地思政教育品牌。坚持“馆课一体、馆教一体、馆研一体”,依托教育馆组建思政课教师讲解团、“北疆小红马”大学生讲解团,开展分众化宣传教育;把教育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实践教学基地,引导思政课教师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育人基地,依托“线下+线上”多渠道宣传教育路径,拓宽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的实践新路径。二、强化基地人才引领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程为契机,以开放性课题为纽带,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课题联合攻关,着力培育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聘请《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乌小花担任首席专家,聘任长江学者乌云毕力格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邀请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报告,对基地建设予以指导。在知名专家的引领带动下,基地成员主持完成了6项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3项自治区四部委重大课题、6项重点课题和12项一般课题;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74项。设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专设一名处级干部负责基地日常工作,下设两个科级机构,通过“项目式管理+实体化运行”的模式,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管理规范和措施保障等相关工作。三、强化基地人才培养作用。推动研究成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有机联动,着力打造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基本规律等重大议题的课程群,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好国家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开设一批线上、线下优质公共课和专业课,加快教育教学案例库、素材库建设,努力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围绕增进共同性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识教育系列课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建设性资源,推动传统的基础理论类、民族语言类、历史文化类课程进行全要素升级,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着力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建设推进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依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自治区民委将发言收集整理、陆续刊发,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坚持“三个强化”

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

服务自治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是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重要任务。作为设立在民族高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研究基地将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基地宣传教育作用。持续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为代表的“两馆两廊一园”(“两馆”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校史馆;“两廊”即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时代楷模”教育长廊;“一园”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教育实践基地思政教育品牌。坚持“馆课一体、馆教一体、馆研一体”,依托教育馆组建思政课教师讲解团、“北疆小红马”大学生讲解团,开展分众化宣传教育;把教育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实践教学基地,引导思政课教师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育人基地,依托“线下+线上”多渠道宣传教育路径,拓宽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的实践新路径。

二、强化基地人才引领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程为契机,以开放性课题为纽带,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课题联合攻关,着力培育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聘请《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乌小花担任首席专家,聘任长江学者乌云毕力格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邀请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报告,对基地建设予以指导。在知名专家的引领带动下,基地成员主持完成了6项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3项自治区四部委重大课题、6项重点课题和12项一般课题;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74项。设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专设一名处级干部负责基地日常工作,下设两个科级机构,通过“项目式管理+实体化运行”的模式,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管理规范和措施保障等相关工作。

三、强化基地人才培养作用。推动研究成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有机联动,着力打造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基本规律等重大议题的课程群,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好国家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开设一批线上、线下优质公共课和专业课,加快教育教学案例库、素材库建设,努力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围绕增进共同性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识教育系列课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建设性资源,推动传统的基础理论类、民族语言类、历史文化类课程进行全要素升级,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着力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