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北疆 共绘互嵌共融新图景(二)
发布时间:2025-04-18 18:51  来源: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分享到:
【字体:  

兴安盟科右中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这些嘎查立足自身特色,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文化互鉴、生态共治等举措,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聚合力,文旅融合促交融

巴彦敖包嘎查支部委员会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坚持党建引领,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分会,构建“党支部+促进会+群众”的工作格局。依托巴彦敖包生态度假村3A级景区,打造“旅游+民族团结”品牌,将北斗主题展陈馆、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等文化阵地与旅游深度融合。在劳动节、端午节等大型节日期间,通过举办“石榴籽同心筑梦”、台湾少数民族参访交流等各类活动,吸引通辽、突泉等地各族游客体验民族风情、欣赏生态景观、品尝民族美食,让旅游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民族团结发展之路。

产业富民强根基,文化互嵌润民心

乌逊嘎查以蒙古族刺绣产业为抓手,打造“订单刺绣+技能培训”模式,组织妇女参与刺绣培训,形成65名成熟绣娘队伍,年人均增收2000至8000元。绣娘白喜荣的作品《芍药绽放》作为“国礼”走出国门,送给了马耳他驻华大使,成为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民族手工艺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嘎查的妇女们成为了“技能型人才”,刺绣走出了一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同时,嘎查创新建立“文明团结超市”,以积分兑换机制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村规民约、笑脸墙、草原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提升理论学习等活动的参与度、实效性,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四学”模式(课堂学、随时学、带着学、拉着学)强化理论教育,结合“小手拉大手”活动,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入脑入心。乌逊嘎查先后获得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家园”、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称号,成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幸福家园。

生态治理齐参与,团结协作谋发展

新佳木苏木浩力宝嘎查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为契机,探索“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防沙治沙模式。通过“围封+补植+滴灌”治理4600亩沙地,栽植文冠果30.8万株,成立5支村民参与小组,分别为人力组、机械组、苗木运输组、浇水组和巡逻管护组,组织3760余人次、470台机械参与项目建设,群众收益达101万元。下一步,该嘎查计划与科研院所合作,打造“春养护、夏赏花、秋摘果、冬收益”的生态经济带,让各族群众在生态治理中共享发展成果,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合力。

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深刻内涵。科右中旗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北疆常开长盛,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初审:特利珙

复审:王学东

终审:康宇凤

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北疆 共绘互嵌共融新图景(二)

发布时间:2025-04-18
来源: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朗读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北疆 共绘互嵌共融新图景(二), 兴安盟科右中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这些嘎查立足自身特色,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文化互鉴、生态共治等举措,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党建引领聚合力,文旅融合促交融巴彦敖包嘎查支部委员会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坚持党建引领,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分会,构建“党支部+促进会+群众”的工作格局。依托巴彦敖包生态度假村3A级景区,打造“旅游+民族团结”品牌,将北斗主题展陈馆、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等文化阵地与旅游深度融合。在劳动节、端午节等大型节日期间,通过举办“石榴籽同心筑梦”、台湾少数民族参访交流等各类活动,吸引通辽、突泉等地各族游客体验民族风情、欣赏生态景观、品尝民族美食,让旅游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民族团结发展之路。产业富民强根基,文化互嵌润民心乌逊嘎查以蒙古族刺绣产业为抓手,打造“订单刺绣+技能培训”模式,组织妇女参与刺绣培训,形成65名成熟绣娘队伍,年人均增收2000至8000元。绣娘白喜荣的作品《芍药绽放》作为“国礼”走出国门,送给了马耳他驻华大使,成为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民族手工艺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嘎查的妇女们成为了“技能型人才”,刺绣走出了一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同时,嘎查创新建立“文明团结超市”,以积分兑换机制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村规民约、笑脸墙、草原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提升理论学习等活动的参与度、实效性,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四学”模式(课堂学、随时学、带着学、拉着学)强化理论教育,结合“小手拉大手”活动,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入脑入心。乌逊嘎查先后获得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家园”、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称号,成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幸福家园。生态治理齐参与,团结协作谋发展新佳木苏木浩力宝嘎查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为契机,探索“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防沙治沙模式。通过“围封+补植+滴灌”治理4600亩沙地,栽植文冠果30.8万株,成立5支村民参与小组,分别为人力组、机械组、苗木运输组、浇水组和巡逻管护组,组织3760余人次、470台机械参与项目建设,群众收益达101万元。下一步,该嘎查计划与科研院所合作,打造“春养护、夏赏花、秋摘果、冬收益”的生态经济带,让各族群众在生态治理中共享发展成果,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合力。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深刻内涵。科右中旗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北疆常开长盛,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初审:特利珙复审:王学东终审:康宇凤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兴安盟科右中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这些嘎查立足自身特色,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文化互鉴、生态共治等举措,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聚合力,文旅融合促交融

巴彦敖包嘎查支部委员会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坚持党建引领,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分会,构建“党支部+促进会+群众”的工作格局。依托巴彦敖包生态度假村3A级景区,打造“旅游+民族团结”品牌,将北斗主题展陈馆、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等文化阵地与旅游深度融合。在劳动节、端午节等大型节日期间,通过举办“石榴籽同心筑梦”、台湾少数民族参访交流等各类活动,吸引通辽、突泉等地各族游客体验民族风情、欣赏生态景观、品尝民族美食,让旅游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民族团结发展之路。

产业富民强根基,文化互嵌润民心

乌逊嘎查以蒙古族刺绣产业为抓手,打造“订单刺绣+技能培训”模式,组织妇女参与刺绣培训,形成65名成熟绣娘队伍,年人均增收2000至8000元。绣娘白喜荣的作品《芍药绽放》作为“国礼”走出国门,送给了马耳他驻华大使,成为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民族手工艺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嘎查的妇女们成为了“技能型人才”,刺绣走出了一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同时,嘎查创新建立“文明团结超市”,以积分兑换机制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村规民约、笑脸墙、草原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提升理论学习等活动的参与度、实效性,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四学”模式(课堂学、随时学、带着学、拉着学)强化理论教育,结合“小手拉大手”活动,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入脑入心。乌逊嘎查先后获得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家园”、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称号,成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幸福家园。

生态治理齐参与,团结协作谋发展

新佳木苏木浩力宝嘎查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为契机,探索“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防沙治沙模式。通过“围封+补植+滴灌”治理4600亩沙地,栽植文冠果30.8万株,成立5支村民参与小组,分别为人力组、机械组、苗木运输组、浇水组和巡逻管护组,组织3760余人次、470台机械参与项目建设,群众收益达101万元。下一步,该嘎查计划与科研院所合作,打造“春养护、夏赏花、秋摘果、冬收益”的生态经济带,让各族群众在生态治理中共享发展成果,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合力。

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深刻内涵。科右中旗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北疆常开长盛,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初审:特利珙

复审:王学东

终审:康宇凤

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