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推动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5  来源:共同发展处、巴林右旗民委  
分享到:
【字体: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手工艺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现代化。

一是党政合力。巴林右旗委研究制定《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规划》,旗政府投资建设手工艺产业研发销售基地,推行手工艺产业贷款贴息、免收租金等优惠政策,批准成立传统手工艺协会,文旅、民委等部门提供项目、培训、技术支持,为手工艺传承人和从业人员提供高效服务,党政合力扶持手工艺产业发展。

二是校地合作。加强同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赤峰学院等高等院校之间合作,以激活、传承、发展为目标,以民间工艺技术革新为出发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传承人,不断激发手工艺产业的创新活力。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承办了“全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民委、文旅、职业中学等部门,探索学校、协会、企业“三方一体”的民族手工艺协同育人机制,开发手工艺产品500多种,获得专利18项。民族服饰、手工刺绣、金银饰品、剪纸、木雕、雕刻、马鞍具等13大类1000多种手工类产品,培育自治区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个,民族手工坊、匈奴进出口贸易、金哈达炒米、牧腾等手工艺企业,在全国5个省区市建立了10家梦想工坊。

三是市场推动。建立传统手工艺加工、生产、研发、销售“一条龙”企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联合办、自己办”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多元、专业技能培训,形成了从技艺传承、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壮大手工技艺传承队伍。几年来,举办传统手工艺制作培训班20场、培训1200余人次,组织优秀手工艺人才参加全国、全区传统工艺展、非遗技能大赛56人次。全旗从事传统手工产业的农牧民有2021年的300余人现已发展到3600多人,2023年,手工艺产品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惠及6000多名各族群众。

四是文旅融合。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突出文旅融合发展,先后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曲艺展演”“赤峰市首届乌兰牧骑艺术展演暨巴林右旗第二十四届那达慕大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20多场次,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会”“展”“节”等形式充分展示民族手工艺品,吸引区内外近30万游客到巴林右旗观光打卡,文旅产业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当前位置: 首页 > 盟市动态

巴林右旗推动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04-26
来源:共同发展处、巴林右旗民委
朗读

巴林右旗推动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手工艺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现代化。一是党政合力。巴林右旗委研究制定《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规划》,旗政府投资建设手工艺产业研发销售基地,推行手工艺产业贷款贴息、免收租金等优惠政策,批准成立传统手工艺协会,文旅、民委等部门提供项目、培训、技术支持,为手工艺传承人和从业人员提供高效服务,党政合力扶持手工艺产业发展。二是校地合作。加强同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赤峰学院等高等院校之间合作,以激活、传承、发展为目标,以民间工艺技术革新为出发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传承人,不断激发手工艺产业的创新活力。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承办了“全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民委、文旅、职业中学等部门,探索学校、协会、企业“三方一体”的民族手工艺协同育人机制,开发手工艺产品500多种,获得专利18项。民族服饰、手工刺绣、金银饰品、剪纸、木雕、雕刻、马鞍具等13大类1000多种手工类产品,培育自治区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个,民族手工坊、匈奴进出口贸易、金哈达炒米、牧腾等手工艺企业,在全国5个省区市建立了10家梦想工坊。三是市场推动。建立传统手工艺加工、生产、研发、销售“一条龙”企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联合办、自己办”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多元、专业技能培训,形成了从技艺传承、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壮大手工技艺传承队伍。几年来,举办传统手工艺制作培训班20场、培训1200余人次,组织优秀手工艺人才参加全国、全区传统工艺展、非遗技能大赛56人次。全旗从事传统手工产业的农牧民有2021年的300余人现已发展到3600多人,2023年,手工艺产品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惠及6000多名各族群众。四是文旅融合。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突出文旅融合发展,先后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曲艺展演”“赤峰市首届乌兰牧骑艺术展演暨巴林右旗第二十四届那达慕大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20多场次,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会”“展”“节”等形式充分展示民族手工艺品,吸引区内外近30万游客到巴林右旗观光打卡,文旅产业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手工艺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现代化。

一是党政合力。巴林右旗委研究制定《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规划》,旗政府投资建设手工艺产业研发销售基地,推行手工艺产业贷款贴息、免收租金等优惠政策,批准成立传统手工艺协会,文旅、民委等部门提供项目、培训、技术支持,为手工艺传承人和从业人员提供高效服务,党政合力扶持手工艺产业发展。

二是校地合作。加强同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赤峰学院等高等院校之间合作,以激活、传承、发展为目标,以民间工艺技术革新为出发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传承人,不断激发手工艺产业的创新活力。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承办了“全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民委、文旅、职业中学等部门,探索学校、协会、企业“三方一体”的民族手工艺协同育人机制,开发手工艺产品500多种,获得专利18项。民族服饰、手工刺绣、金银饰品、剪纸、木雕、雕刻、马鞍具等13大类1000多种手工类产品,培育自治区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个,民族手工坊、匈奴进出口贸易、金哈达炒米、牧腾等手工艺企业,在全国5个省区市建立了10家梦想工坊。

三是市场推动。建立传统手工艺加工、生产、研发、销售“一条龙”企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联合办、自己办”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多元、专业技能培训,形成了从技艺传承、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壮大手工技艺传承队伍。几年来,举办传统手工艺制作培训班20场、培训1200余人次,组织优秀手工艺人才参加全国、全区传统工艺展、非遗技能大赛56人次。全旗从事传统手工产业的农牧民有2021年的300余人现已发展到3600多人,2023年,手工艺产品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惠及6000多名各族群众。

四是文旅融合。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突出文旅融合发展,先后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曲艺展演”“赤峰市首届乌兰牧骑艺术展演暨巴林右旗第二十四届那达慕大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20多场次,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会”“展”“节”等形式充分展示民族手工艺品,吸引区内外近30万游客到巴林右旗观光打卡,文旅产业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