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内蒙古额济纳旗。如今,“神舟十九号”即将带着使命与荣耀归来,它的着陆场就设在额济纳旗境内。这片土地与祖国航天事业的缘分,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神舟与额济纳跨越星辰的深情联结
2024年10月,神舟十九号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额济纳境内的东风航天城飞向太空,如今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去一回之间,额济纳与神舟飞船的故事,是中国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首往昔,1999年神舟一号在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首飞成功,开启了额济纳与中国航天的不解之缘。如今,神舟十九号即将着陆,这不断发展的航天历程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
额济纳:默默奉献的英雄之地
额济纳不仅见证了“神舟”系列飞船的腾飞,更是航天英雄们背后的支持者。这片美丽而广袤的土地,有着“最好牧场为航天”可歌可泣的故事。6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草原儿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额济纳旗的人民主动迁出水草丰美的牧场。
“最好牧场为航天”的历程
一迁:从老西庙到赛汉陶来
1949年11月5日,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成立。1951年9月,人民政府驻地从达来呼布迁至老西庙。1953年9月,又从老西庙迁至赛汉陶来。
二迁:从赛汉陶来到宝日乌拉
1957年,额济纳旗人民政府驻地确定为宝日乌拉(今东风航天城)。1958年初,部分机关迁至宝日乌拉后停止搬迁,额济纳人民为国防建设的奉献从未改变。
三迁:从宝日乌拉到达来呼布
1958年5月12日,为国防建设需要,巴彦宝格德和依如布拉格两个苏木的机关、牧民开始了搬迁。260户111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四分之一;70381头(只)牲畜,占总数的一半。他们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品,踏上迁徙之路。这一迁,额济纳人民把自己世代居住的大片牧场奉献给了国防事业,辗转迁徙走过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搬迁背后的坚守
搬迁的岁月充满艰辛,然而额济纳旗各族群众始终坚守着对祖国的爱与奉献,就像当年参与搬迁的策日玛老人回忆的那样“搬迁时,部队派车拉老人、孩子和行李。我们拆了蒙古包,收拾细软,牵着骆驼、毛驴,赶着牛羊,带了一些简单的食物、生活用品就离开了家乡。途中,骆驼和毛驴的蹄掌都磨破了,就不断用布和皮子包裹……看着今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在额济纳得以实现,回想起当年我们艰辛的大搬迁,我觉得很值得,我为此感到无比骄傲”。
航天梦与爱国情在这里传承
从搬迁的那一刻起,额济纳就与国防和航天事业紧紧相连,60多年来,额济纳旗各族群众以支持国防为己任,与驻扎部队军民同心。
在额济纳的土地上,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成功发射,这里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无数个第一,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而如今,宝日乌拉嘎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前来,回顾那段感人历史,了解航天伟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奋进的力量。
提供:张艺菲、曹娜(实习生)
审校:刘智博
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神舟起落阿拉善丨额济纳——这片饱含爱国情怀的航天沃土,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内蒙古额济纳旗。如今,“神舟十九号”即将带着使命与荣耀归来,它的着陆场就设在额济纳旗境内。这片土地与祖国航天事业的缘分,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神舟与额济纳跨越星辰的深情联结2024年10月,神舟十九号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额济纳境内的东风航天城飞向太空,如今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去一回之间,额济纳与神舟飞船的故事,是中国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首往昔,1999年神舟一号在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首飞成功,开启了额济纳与中国航天的不解之缘。如今,神舟十九号即将着陆,这不断发展的航天历程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额济纳:默默奉献的英雄之地额济纳不仅见证了“神舟”系列飞船的腾飞,更是航天英雄们背后的支持者。这片美丽而广袤的土地,有着“最好牧场为航天”可歌可泣的故事。6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草原儿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额济纳旗的人民主动迁出水草丰美的牧场。“最好牧场为航天”的历程一迁:从老西庙到赛汉陶来1949年11月5日,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成立。1951年9月,人民政府驻地从达来呼布迁至老西庙。1953年9月,又从老西庙迁至赛汉陶来。二迁:从赛汉陶来到宝日乌拉1957年,额济纳旗人民政府驻地确定为宝日乌拉(今东风航天城)。1958年初,部分机关迁至宝日乌拉后停止搬迁,额济纳人民为国防建设的奉献从未改变。三迁:从宝日乌拉到达来呼布1958年5月12日,为国防建设需要,巴彦宝格德和依如布拉格两个苏木的机关、牧民开始了搬迁。260户111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四分之一;70381头(只)牲畜,占总数的一半。他们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品,踏上迁徙之路。这一迁,额济纳人民把自己世代居住的大片牧场奉献给了国防事业,辗转迁徙走过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搬迁背后的坚守搬迁的岁月充满艰辛,然而额济纳旗各族群众始终坚守着对祖国的爱与奉献,就像当年参与搬迁的策日玛老人回忆的那样“搬迁时,部队派车拉老人、孩子和行李。我们拆了蒙古包,收拾细软,牵着骆驼、毛驴,赶着牛羊,带了一些简单的食物、生活用品就离开了家乡。途中,骆驼和毛驴的蹄掌都磨破了,就不断用布和皮子包裹……看着今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在额济纳得以实现,回想起当年我们艰辛的大搬迁,我觉得很值得,我为此感到无比骄傲”。航天梦与爱国情在这里传承从搬迁的那一刻起,额济纳就与国防和航天事业紧紧相连,60多年来,额济纳旗各族群众以支持国防为己任,与驻扎部队军民同心。在额济纳的土地上,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成功发射,这里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无数个第一,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而如今,宝日乌拉嘎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前来,回顾那段感人历史,了解航天伟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奋进的力量。 提供:张艺菲、曹娜(实习生)审校:刘智博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内蒙古额济纳旗。如今,“神舟十九号”即将带着使命与荣耀归来,它的着陆场就设在额济纳旗境内。这片土地与祖国航天事业的缘分,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神舟与额济纳跨越星辰的深情联结
2024年10月,神舟十九号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额济纳境内的东风航天城飞向太空,如今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去一回之间,额济纳与神舟飞船的故事,是中国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首往昔,1999年神舟一号在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首飞成功,开启了额济纳与中国航天的不解之缘。如今,神舟十九号即将着陆,这不断发展的航天历程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
额济纳:默默奉献的英雄之地
额济纳不仅见证了“神舟”系列飞船的腾飞,更是航天英雄们背后的支持者。这片美丽而广袤的土地,有着“最好牧场为航天”可歌可泣的故事。6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草原儿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额济纳旗的人民主动迁出水草丰美的牧场。
“最好牧场为航天”的历程
一迁:从老西庙到赛汉陶来
1949年11月5日,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成立。1951年9月,人民政府驻地从达来呼布迁至老西庙。1953年9月,又从老西庙迁至赛汉陶来。
二迁:从赛汉陶来到宝日乌拉
1957年,额济纳旗人民政府驻地确定为宝日乌拉(今东风航天城)。1958年初,部分机关迁至宝日乌拉后停止搬迁,额济纳人民为国防建设的奉献从未改变。
三迁:从宝日乌拉到达来呼布
1958年5月12日,为国防建设需要,巴彦宝格德和依如布拉格两个苏木的机关、牧民开始了搬迁。260户111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四分之一;70381头(只)牲畜,占总数的一半。他们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品,踏上迁徙之路。这一迁,额济纳人民把自己世代居住的大片牧场奉献给了国防事业,辗转迁徙走过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搬迁背后的坚守
搬迁的岁月充满艰辛,然而额济纳旗各族群众始终坚守着对祖国的爱与奉献,就像当年参与搬迁的策日玛老人回忆的那样“搬迁时,部队派车拉老人、孩子和行李。我们拆了蒙古包,收拾细软,牵着骆驼、毛驴,赶着牛羊,带了一些简单的食物、生活用品就离开了家乡。途中,骆驼和毛驴的蹄掌都磨破了,就不断用布和皮子包裹……看着今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在额济纳得以实现,回想起当年我们艰辛的大搬迁,我觉得很值得,我为此感到无比骄傲”。
航天梦与爱国情在这里传承
从搬迁的那一刻起,额济纳就与国防和航天事业紧紧相连,60多年来,额济纳旗各族群众以支持国防为己任,与驻扎部队军民同心。
在额济纳的土地上,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成功发射,这里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无数个第一,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而如今,宝日乌拉嘎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前来,回顾那段感人历史,了解航天伟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奋进的力量。
提供:张艺菲、曹娜(实习生)
审校:刘智博
编辑制作: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