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期间,阿拉善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组织开展了品牌赛事、文化展演、民俗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融合活动,生动展现了阿拉善独特的文化魅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各族群众相聚于此共享一场“文旅盛宴”。
品牌赛事“燃”动全域
2025年阿拉善春季英雄会在阿拉善梦想沙漠汽车航天乐园燃爆全场,五大主题板块、十余项体验活动,集激情、趣味与文化于一体,让体育精神成为链接各民族情感的纽带;2025·越野e族巴丹100系列赛和首届“巴丹杯”2025春季赛马赛驼大会在阿拉善右旗举办,融合体育竞技、文化展演、非遗文化体验和特色美食等,勾勒出民族特色与时代活力兼具的交融图景;红牛第十四届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启动,来自全球112所商学院的4000余名精英齐聚一堂,在70公里的沙漠徒步之旅中挑战自我、磨炼意志,让各族群众在沙海中碰撞出友谊的火花;2025年首届沙漠越野趣味挑战赛在乌兰布和沙漠穿越之门举行,设置2.5公里专业赛道,包含沙丘飞跃、驼峰攀爬、沙坑穿越等趣味比赛,全国越野高手在此一决高下;阿拉善左旗自行车运动协会两大骑行活动启动,26位勇士挑战200公里戈壁沙漠骑行穿越,58名骑行爱好者在贺兰草原畅享绿色骑行,让“车轮上的交流”成为民族团结最生动的印记。
文化展演“炫”亮驼乡
第二十一届“石韵呈祥·向善而行”2025年春季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在阿拉善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盛大启幕,精心打造戈壁石、宝玉石等六大主题展厅,5400余方(组)奇石珍品构筑起立体化的自然艺术殿堂,860顶帐篷式主题展位与500个临时摊位星罗棋布,形成集奇石交易、文化传播、产业联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25年“苍天千峰驼羔”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额济纳旗赛驼场震撼开赛,以骆驼为纽带,推出驼羔选美、剪驼毛等7大类近30项赛事和搓驼毛绳、鸵鸟蛋壳彩绘等互动项目,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描绘了“驼铃传情”的团结画卷;阿拉善博物馆开展传统石磨体验、青铜器挖掘体验、竹编画、古法风筝制作、文物绘彩互动等精彩活动,在非遗技艺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节日期间各景区还举办诗歌那达慕、青年音乐节等活动,为传统盛会注入青春活力,让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元交融中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旅游市场“热”力迸发
阿拉善盟文旅市场持续加大产品供给,全面激活假日经济,露营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新型旅游模式展现出澎湃活力,通湖草原旅游景区打造高性价比旅游体验,推出8元平价手擀面、草原特色奶茶等惠民美食,上线马到成功乐玩、畅玩及沙漠项目嗨玩等组合套票,开展《马到成功》篝火演艺,额里森达来旅游度假景区新建游客中心陈列阿拉善特色挂件、冰箱贴、毛绒玩具等文创产品,推动文旅市场热度攀升。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以“沉浸式沙漠徒步集章寻宝之旅”为主题举办一场独具特色的沙漠徒步寻宝文旅活动,亮点纷呈,寓教于乐。各旗区还开展了“乌兰牧骑精品演出进景区 ”文艺汇演等活动。据统计,“五一”期间,阿拉善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3.91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8.2% ;国内游客总花费4.55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8.84%。
初审:张艺菲
复审:刘智博
终审:刘智博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阿拉善盟以节为媒促“三交”绘就“同心”新画卷, 2025年“五一”期间,阿拉善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组织开展了品牌赛事、文化展演、民俗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融合活动,生动展现了阿拉善独特的文化魅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各族群众相聚于此共享一场“文旅盛宴”。品牌赛事“燃”动全域2025年阿拉善春季英雄会在阿拉善梦想沙漠汽车航天乐园燃爆全场,五大主题板块、十余项体验活动,集激情、趣味与文化于一体,让体育精神成为链接各民族情感的纽带;2025·越野e族巴丹100系列赛和首届“巴丹杯”2025春季赛马赛驼大会在阿拉善右旗举办,融合体育竞技、文化展演、非遗文化体验和特色美食等,勾勒出民族特色与时代活力兼具的交融图景;红牛第十四届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启动,来自全球112所商学院的4000余名精英齐聚一堂,在70公里的沙漠徒步之旅中挑战自我、磨炼意志,让各族群众在沙海中碰撞出友谊的火花;2025年首届沙漠越野趣味挑战赛在乌兰布和沙漠穿越之门举行,设置2.5公里专业赛道,包含沙丘飞跃、驼峰攀爬、沙坑穿越等趣味比赛,全国越野高手在此一决高下;阿拉善左旗自行车运动协会两大骑行活动启动,26位勇士挑战200公里戈壁沙漠骑行穿越,58名骑行爱好者在贺兰草原畅享绿色骑行,让“车轮上的交流”成为民族团结最生动的印记。文化展演“炫”亮驼乡第二十一届“石韵呈祥·向善而行”2025年春季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在阿拉善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盛大启幕,精心打造戈壁石、宝玉石等六大主题展厅,5400余方(组)奇石珍品构筑起立体化的自然艺术殿堂,860顶帐篷式主题展位与500个临时摊位星罗棋布,形成集奇石交易、文化传播、产业联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25年“苍天千峰驼羔”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额济纳旗赛驼场震撼开赛,以骆驼为纽带,推出驼羔选美、剪驼毛等7大类近30项赛事和搓驼毛绳、鸵鸟蛋壳彩绘等互动项目,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描绘了“驼铃传情”的团结画卷;阿拉善博物馆开展传统石磨体验、青铜器挖掘体验、竹编画、古法风筝制作、文物绘彩互动等精彩活动,在非遗技艺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节日期间各景区还举办诗歌那达慕、青年音乐节等活动,为传统盛会注入青春活力,让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元交融中焕发新时代的光彩。旅游市场“热”力迸发阿拉善盟文旅市场持续加大产品供给,全面激活假日经济,露营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新型旅游模式展现出澎湃活力,通湖草原旅游景区打造高性价比旅游体验,推出8元平价手擀面、草原特色奶茶等惠民美食,上线马到成功乐玩、畅玩及沙漠项目嗨玩等组合套票,开展《马到成功》篝火演艺,额里森达来旅游度假景区新建游客中心陈列阿拉善特色挂件、冰箱贴、毛绒玩具等文创产品,推动文旅市场热度攀升。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以“沉浸式沙漠徒步集章寻宝之旅”为主题举办一场独具特色的沙漠徒步寻宝文旅活动,亮点纷呈,寓教于乐。各旗区还开展了“乌兰牧骑精品演出进景区 ”文艺汇演等活动。据统计,“五一”期间,阿拉善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3.91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8.2% ;国内游客总花费4.55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8.84%。初审:张艺菲复审:刘智博终审:刘智博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2025年“五一”期间,阿拉善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组织开展了品牌赛事、文化展演、民俗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融合活动,生动展现了阿拉善独特的文化魅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各族群众相聚于此共享一场“文旅盛宴”。
品牌赛事“燃”动全域
2025年阿拉善春季英雄会在阿拉善梦想沙漠汽车航天乐园燃爆全场,五大主题板块、十余项体验活动,集激情、趣味与文化于一体,让体育精神成为链接各民族情感的纽带;2025·越野e族巴丹100系列赛和首届“巴丹杯”2025春季赛马赛驼大会在阿拉善右旗举办,融合体育竞技、文化展演、非遗文化体验和特色美食等,勾勒出民族特色与时代活力兼具的交融图景;红牛第十四届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启动,来自全球112所商学院的4000余名精英齐聚一堂,在70公里的沙漠徒步之旅中挑战自我、磨炼意志,让各族群众在沙海中碰撞出友谊的火花;2025年首届沙漠越野趣味挑战赛在乌兰布和沙漠穿越之门举行,设置2.5公里专业赛道,包含沙丘飞跃、驼峰攀爬、沙坑穿越等趣味比赛,全国越野高手在此一决高下;阿拉善左旗自行车运动协会两大骑行活动启动,26位勇士挑战200公里戈壁沙漠骑行穿越,58名骑行爱好者在贺兰草原畅享绿色骑行,让“车轮上的交流”成为民族团结最生动的印记。
文化展演“炫”亮驼乡
第二十一届“石韵呈祥·向善而行”2025年春季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在阿拉善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盛大启幕,精心打造戈壁石、宝玉石等六大主题展厅,5400余方(组)奇石珍品构筑起立体化的自然艺术殿堂,860顶帐篷式主题展位与500个临时摊位星罗棋布,形成集奇石交易、文化传播、产业联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25年“苍天千峰驼羔”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额济纳旗赛驼场震撼开赛,以骆驼为纽带,推出驼羔选美、剪驼毛等7大类近30项赛事和搓驼毛绳、鸵鸟蛋壳彩绘等互动项目,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描绘了“驼铃传情”的团结画卷;阿拉善博物馆开展传统石磨体验、青铜器挖掘体验、竹编画、古法风筝制作、文物绘彩互动等精彩活动,在非遗技艺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节日期间各景区还举办诗歌那达慕、青年音乐节等活动,为传统盛会注入青春活力,让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元交融中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旅游市场“热”力迸发
阿拉善盟文旅市场持续加大产品供给,全面激活假日经济,露营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新型旅游模式展现出澎湃活力,通湖草原旅游景区打造高性价比旅游体验,推出8元平价手擀面、草原特色奶茶等惠民美食,上线马到成功乐玩、畅玩及沙漠项目嗨玩等组合套票,开展《马到成功》篝火演艺,额里森达来旅游度假景区新建游客中心陈列阿拉善特色挂件、冰箱贴、毛绒玩具等文创产品,推动文旅市场热度攀升。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以“沉浸式沙漠徒步集章寻宝之旅”为主题举办一场独具特色的沙漠徒步寻宝文旅活动,亮点纷呈,寓教于乐。各旗区还开展了“乌兰牧骑精品演出进景区 ”文艺汇演等活动。据统计,“五一”期间,阿拉善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3.91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8.2% ;国内游客总花费4.55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8.84%。
初审:张艺菲
复审:刘智博
终审:刘智博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