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尘封的记忆 聆听古籍的声音(第九期)
发布时间:2024-04-23 08:00  来源:内蒙古图书馆公众号  
分享到:
【字体: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原本是鲁国的史官所记史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以鲁国十二公执政先后为顺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历法、社会习俗、社会生产力等方面。孔子对《春秋》进一步整理加工,字字精辟,文风独特,被历代史学家奉为史学经典之作。

因《春秋》原文的语言过于简约,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其中左丘明所著《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所著《春秋公羊传》及谷梁喜所著《春秋谷梁传》,被后人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后世继续为《春秋》作传者不乏其人,但能与“春秋三传”媲美者却只有一部,即南宋大儒胡安国所撰《春秋传》三十卷,亦称《胡氏传》或《康侯传》。胡安国(1074-1138),又名胡迪,字康侯,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进士,为太学博士,后迁居衡阳南岳,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胡安国一生潜心研究《春秋》,其所著《春秋传》对宋、元、明三代影响很大,和“三传”一同被列为“春秋四传”,成为清以前科举士人必读之教科书。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春秋四传》三十八卷,明嘉靖十一年(1532)福建建宁府刻本,十册。版框高二十一厘米,宽十四厘米。半叶九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粗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上鱼尾下镌书名、卷次,下鱼尾下镌页码,下黑口内镌刻工。天头栏外间加音注,天头及行间有若干佚名批校。首卷前有《胡氏传序》《左氏传序》《公羊传序》《谷梁传序》《程子传序》;次为《纲领》一卷、《提要》一卷、《列国东坡图说》一卷、《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诸国兴废说》一卷;再次为总目。该书以胡安国传为主,附《左氏》《公羊》《谷梁》三传以资参考,经文之下,分注三传之文,胡传则低一格标出,《左传》较经文多出之事则附录于后。《左氏传序》后有嘉靖十一年《福建等处提刑按察司为书籍事牒》,叙其刊刻始末。书中字体笔画曲折、不方正,起笔多带尖、钩,且字小行密,这些都是福建刻本的典型特征,是建本发展到明代嘉靖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春秋四传》卷端

在《春秋》学史上,有“经说”和“史说”两种观点,胡安国于二者之间,采用了兼取的立场,持寓经于史、经史一体的《春秋》观。其编纂体例也颇具特色,采用“事取左氏,义兼公谷”的方法,兼采三传,同时还兼取百家之说,成一家之言。《春秋传》作于宋室南渡之际,完成并表进于南渡之后。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胡安国志感于时事,往往借《春秋》寓意,使其经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成为宋代理学的代表作,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书中佚名批校

南宋时期,胡氏《春秋传》被定为经筵读本,成为官学。入元后,元仁宗于皇庆二年(1313),下诏实行科举,于《春秋》经,规定以胡氏《春秋传》定经文。明初定科举之制,亦用此书为定本,后逐渐发展到弃经不读,惟以此书为准的地步。胡氏《春秋传》影响了几百年的《春秋》学研究与众多的读书士子,但在清代遭到排斥。清初,康熙帝有意改变其地位和影响力,命儒臣对胡安国的《春秋传》详加考证,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驳正,并将先儒经注中被胡安国摈弃的观点采录汇纂而成《钦定春秋传说汇纂》,颁行天下。此后《春秋传》和《春秋四传》逐渐销声匿迹,因而现存《春秋四传》的版本以明代刻本为主,且存世稀少。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春秋四传》,因其自身重要的版本价值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