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兴边富民强边工程促进边疆地区繁荣稳定
发布时间:2024-08-05 17:25  来源:共同发展处  
分享到:
【字体:  

乌拉特后旗位于巴彦淖尔市的河套平原与阴山山脉交会腹地,国境线195.25公里,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六项”兴边富民举措,全旗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牧业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边境一线牧民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为抵边群众安居乐业、安心守边创造有利条件。

一、实施安居工程兴边富民

重点实施安居房、牲畜棚圈、储草棚、煤改电、智慧牧场等项目,采取项目资金补贴、牧民自建的方式,共投入551万元,农牧区房屋安全隐患整治157户,建成家庭生态牧场50户,抗旱救灾饲草料储备库69处,牲畜棚圈22处,农牧区清洁取暖改造541户,新改建户厕955户,切实改善边境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推动产业发展兴边富民

乌拉特后旗立足边境地区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持了一批符合当地实际,能够带动群众致富的好项目好产业。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37万元,在1.5万亩梭梭林中接种肉苁蓉38万多穴。今年首批525亩人工接种肉苁蓉已初见效益,每亩收益900元左右,共计47万多元,对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初步成效,沙化土地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生态发展互利共赢。“十四五”期间乌拉特后旗计划每年增种梭梭林5万亩以上,到2025年达到30万亩规模,接种肉苁蓉3万亩以上。

三、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兴边富民

大力扶持传统手工艺产业向品牌化转轨。投入170万元,支持巴音宝力格镇民族手工艺产业园区、潮格温都尔镇民族手工艺创新产业孵化基地,建成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为民族手工艺匠人,非遗传承人技艺研发、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为创意设计、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市场开发、产品营销搭建平台,满足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消费需要,促进乌拉特后旗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涌现出一批行业带头人、技术能人,为民族手工艺传承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乌拉特后旗文创作品“玉沙嘎”“红泥塑”等多种创意产品取得了国家专利局外观专利权,被自治区列入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四、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兴边富民

立足嘎查村实际,采取购置集体畜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投入项目资金1382万元,为全旗6个苏木镇37个嘎查充实集体经济,进一步激发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后山牧区与前山农区以及嘎查村与企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为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

五、举办农牧民科技培训兴边富民

针对农村牧区特点和需求,每年组织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自主培训”的方式,投入项目资金116.7万元,培训嘎查村书记、产业带头人、脱贫人员、手工艺匠人、非遗传承人、农牧业能手以及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牧民累计2300余人(次),提升农牧民技术水平,拓宽农牧民致富思路。

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兴边富民

加快补齐边境一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了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一是边境地区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投入102万元,为后山嘎查村修缮了便民路。二是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投入60万元为抵边嘎查和边防连队打井7眼,有效解决了边民和连队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电力和通信网络覆盖区域持续扩面。投入551万元,通过实施输变电、偏远牧区用电升级,为抵边2个嘎查解决沿线14户用电问题,解决了嘎查队部通电问题,为后续产业发展、服务牧民、提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利用率奠定基础。

乌拉特后旗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旗本级累计投入3.78亿元,实施道路交通、安全饮水、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68亿元,延伸通村公路295公里,进一步完善了路网结构,使农牧民出行更加方便;投入1157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保障了人畜饮水安全;投入9800万元,实施乌拉特后旗智慧广电网络基本公共服务进村入户项目,智慧广电完成安装1723户,“智慧广电+政务服务”530户,解决了偏远牧区收看高清广播电视节目、宽带上网等问题,方便群众网上办理政务,进一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