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传统民俗 传承中华文化 阿拉善盟春节活动异彩纷呈
发布时间:2025-02-10 19:10  来源:阿拉善盟民委  
分享到:
【字体:  

2025年春节作为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阿拉善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组织开展文艺联欢“迎新春”,非遗民俗“闹新春”,文博场馆“贺新春”,歌游善行“乐新春”四大板块百余项线上线下活动,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新春文化大联欢,让各族群众更好地感受“年味”,体会中华传统节日的价值所在。

一、营造节日氛围,文艺联欢“迎新春”

各地区积极组织春晚大联欢、惠民演出、剧目展演、村歌大赛等活动,为群众搭建起展示风采的舞台。举办2025年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将北疆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以“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为主题,邀请宁夏、甘肃、陕西等周边省市的演员参演,精心编排舞蹈、武术、魔术、杂技、相声、戏曲等展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节目。举行“祈福阿拉善·喜迎吉祥年”传统祭火祈福仪式,开展大型焰火秀、无人机编队表演以及元宵喜乐夜等活动,不断增强春节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营造出“中华一家亲,共庆中国年”的浓厚氛围。


“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

“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

“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

“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

二、感受非遗魅力,民俗活动“闹新春”

各地区以非遗保护传承为核心,通过举办年馍大赛、春节庙会、社火汇演、非遗传统技艺表演、元宵节灯展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将非遗文化与春节氛围紧密融合,为各族群众带来一场盛大的非遗文化盛宴。定远营古城新春庙会透过央视《新闻联播》镜头,展现古装巡游、实景演出、非遗展示、古城灯会等节目独特魅力,观看浏览量达105万次,央广网、中新网播发《“庙”趣横生!2025定远营庙会“乐”动全城》,将阿拉善的新春欢乐氛围传递给全国各族观众。此外,阿拉善烤全羊、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亮相央视《非遗晚会》,选送的《白骏马》、《发髻表演》、《新年好》、《江格尔三英雄赞》等节目分别参加了2025年全国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和“百花迎春”全国文艺界春节联欢晚会,展示“非遗”魅力,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游客络绎不绝

阿拉善定远营新春庙会《格格驾到》情景剧表演

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游客络绎不绝

《江格尔三英雄赞》参加“百花迎春”全国文艺界春节联欢晚会录制

《发髻表演》参加2025年全国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录制

三、聚力文化传承,文博场馆“贺新春”

春节期间,全盟公共文化场馆坚持免费开放,文化场馆里过大年成为新潮流。盟图书馆开展“童画迎春”善读少儿艺术作品展和线上阅读活动,额济纳博物馆开展福字拓印、猜灯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更多人文风情和民俗传统。各级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精心策划“博物馆里过大年”、“善读新春”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引进“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等展览,举办蛇年送福包、“鱼灯送福”非遗锦鲤鱼灯制作、“金蛇出动”寻宝、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将中国年味与文博历史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得以传承与弘扬。

阿拉善博物馆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

阿拉善盟图书馆开展“童画迎春”善读少儿艺术作品展

四、推进互促共融,歌游善行“乐新春”

精选阿拉善优质文旅资源,推出福蛇贺新岁—“向善而行”中国年、乌兰布和“穿沙越海”主题游、额济纳春节假期一日游等多条春节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多样旅游产品。全盟18家A级旅游景区春节期间正常开放,多家旅游景区推出迎新春活动和优惠措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引导各族群众在喜迎“我们的节日”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自治区旅游统计数据反馈,春节假期,阿拉善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0.02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4.96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9.15%。

通湖草原新春赛驼大会

阿拉善特色旅游资源吸引各地游客纷纷“打卡”

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花灯璀璨

当前位置: 首页 > 盟市动态

 体味传统民俗 传承中华文化 阿拉善盟春节活动异彩纷呈

发布时间:2025-02-10
来源:阿拉善盟民委
朗读

 体味传统民俗 传承中华文化 阿拉善盟春节活动异彩纷呈, 2025年春节作为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阿拉善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组织开展文艺联欢“迎新春”,非遗民俗“闹新春”,文博场馆“贺新春”,歌游善行“乐新春”四大板块百余项线上线下活动,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新春文化大联欢,让各族群众更好地感受“年味”,体会中华传统节日的价值所在。一、营造节日氛围,文艺联欢“迎新春”各地区积极组织春晚大联欢、惠民演出、剧目展演、村歌大赛等活动,为群众搭建起展示风采的舞台。举办2025年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将北疆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以“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为主题,邀请宁夏、甘肃、陕西等周边省市的演员参演,精心编排舞蹈、武术、魔术、杂技、相声、戏曲等展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节目。举行“祈福阿拉善·喜迎吉祥年”传统祭火祈福仪式,开展大型焰火秀、无人机编队表演以及元宵喜乐夜等活动,不断增强春节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营造出“中华一家亲,共庆中国年”的浓厚氛围。“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二、感受非遗魅力,民俗活动“闹新春”各地区以非遗保护传承为核心,通过举办年馍大赛、春节庙会、社火汇演、非遗传统技艺表演、元宵节灯展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将非遗文化与春节氛围紧密融合,为各族群众带来一场盛大的非遗文化盛宴。定远营古城新春庙会透过央视《新闻联播》镜头,展现古装巡游、实景演出、非遗展示、古城灯会等节目独特魅力,观看浏览量达105万次,央广网、中新网播发《“庙”趣横生!2025定远营庙会“乐”动全城》,将阿拉善的新春欢乐氛围传递给全国各族观众。此外,阿拉善烤全羊、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亮相央视《非遗晚会》,选送的《白骏马》、《发髻表演》、《新年好》、《江格尔三英雄赞》等节目分别参加了2025年全国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和“百花迎春”全国文艺界春节联欢晚会,展示“非遗”魅力,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游客络绎不绝阿拉善定远营新春庙会《格格驾到》情景剧表演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游客络绎不绝《江格尔三英雄赞》参加“百花迎春”全国文艺界春节联欢晚会录制《发髻表演》参加2025年全国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录制三、聚力文化传承,文博场馆“贺新春”春节期间,全盟公共文化场馆坚持免费开放,文化场馆里过大年成为新潮流。盟图书馆开展“童画迎春”善读少儿艺术作品展和线上阅读活动,额济纳博物馆开展福字拓印、猜灯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更多人文风情和民俗传统。各级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精心策划“博物馆里过大年”、“善读新春”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引进“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等展览,举办蛇年送福包、“鱼灯送福”非遗锦鲤鱼灯制作、“金蛇出动”寻宝、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将中国年味与文博历史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得以传承与弘扬。阿拉善博物馆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阿拉善盟图书馆开展“童画迎春”善读少儿艺术作品展四、推进互促共融,歌游善行“乐新春”精选阿拉善优质文旅资源,推出福蛇贺新岁—“向善而行”中国年、乌兰布和“穿沙越海”主题游、额济纳春节假期一日游等多条春节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多样旅游产品。全盟18家A级旅游景区春节期间正常开放,多家旅游景区推出迎新春活动和优惠措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引导各族群众在喜迎“我们的节日”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自治区旅游统计数据反馈,春节假期,阿拉善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0.02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4.96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9.15%。通湖草原新春赛驼大会阿拉善特色旅游资源吸引各地游客纷纷“打卡”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花灯璀璨

2025年春节作为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阿拉善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组织开展文艺联欢“迎新春”,非遗民俗“闹新春”,文博场馆“贺新春”,歌游善行“乐新春”四大板块百余项线上线下活动,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新春文化大联欢,让各族群众更好地感受“年味”,体会中华传统节日的价值所在。

一、营造节日氛围,文艺联欢“迎新春”

各地区积极组织春晚大联欢、惠民演出、剧目展演、村歌大赛等活动,为群众搭建起展示风采的舞台。举办2025年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将北疆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以“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为主题,邀请宁夏、甘肃、陕西等周边省市的演员参演,精心编排舞蹈、武术、魔术、杂技、相声、戏曲等展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节目。举行“祈福阿拉善·喜迎吉祥年”传统祭火祈福仪式,开展大型焰火秀、无人机编队表演以及元宵喜乐夜等活动,不断增强春节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营造出“中华一家亲,共庆中国年”的浓厚氛围。


“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

“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

“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

“北疆春韵 驼乡欢歌”2025阿拉善春节联欢晚会

二、感受非遗魅力,民俗活动“闹新春”

各地区以非遗保护传承为核心,通过举办年馍大赛、春节庙会、社火汇演、非遗传统技艺表演、元宵节灯展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将非遗文化与春节氛围紧密融合,为各族群众带来一场盛大的非遗文化盛宴。定远营古城新春庙会透过央视《新闻联播》镜头,展现古装巡游、实景演出、非遗展示、古城灯会等节目独特魅力,观看浏览量达105万次,央广网、中新网播发《“庙”趣横生!2025定远营庙会“乐”动全城》,将阿拉善的新春欢乐氛围传递给全国各族观众。此外,阿拉善烤全羊、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亮相央视《非遗晚会》,选送的《白骏马》、《发髻表演》、《新年好》、《江格尔三英雄赞》等节目分别参加了2025年全国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和“百花迎春”全国文艺界春节联欢晚会,展示“非遗”魅力,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游客络绎不绝

阿拉善定远营新春庙会《格格驾到》情景剧表演

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游客络绎不绝

《江格尔三英雄赞》参加“百花迎春”全国文艺界春节联欢晚会录制

《发髻表演》参加2025年全国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录制

三、聚力文化传承,文博场馆“贺新春”

春节期间,全盟公共文化场馆坚持免费开放,文化场馆里过大年成为新潮流。盟图书馆开展“童画迎春”善读少儿艺术作品展和线上阅读活动,额济纳博物馆开展福字拓印、猜灯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更多人文风情和民俗传统。各级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精心策划“博物馆里过大年”、“善读新春”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引进“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等展览,举办蛇年送福包、“鱼灯送福”非遗锦鲤鱼灯制作、“金蛇出动”寻宝、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将中国年味与文博历史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得以传承与弘扬。

阿拉善博物馆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

阿拉善盟图书馆开展“童画迎春”善读少儿艺术作品展

四、推进互促共融,歌游善行“乐新春”

精选阿拉善优质文旅资源,推出福蛇贺新岁—“向善而行”中国年、乌兰布和“穿沙越海”主题游、额济纳春节假期一日游等多条春节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多样旅游产品。全盟18家A级旅游景区春节期间正常开放,多家旅游景区推出迎新春活动和优惠措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引导各族群众在喜迎“我们的节日”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自治区旅游统计数据反馈,春节假期,阿拉善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0.02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4.96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9.15%。

通湖草原新春赛驼大会

阿拉善特色旅游资源吸引各地游客纷纷“打卡”

春节期间阿拉善定远营花灯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