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以研学促融 以互嵌促融 以旅游促融
发布时间:2024-09-05 11:31  来源:​乌兰察布市民委  
分享到:
【字体:  

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国家民委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施“各族青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通过实施“三项计划”,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乌兰察布市立足国家、自治区各项政策举措,印发《乌兰察布市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工作方案》《乌兰察布市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重点工作举措》《乌兰察布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方案》,成立了“三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合力聚智,将“三项计划”注入新内涵,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全方位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

“以研促融”,谱写青少年交流发展新篇章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交流活动,能够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理念。乌兰察布市区全面传承挖掘历史文化,发挥区位优势,走出去、引进来,推动青少年活动创新开展。

开展京蒙协作 ,为交流活动注入新动能。以京蒙教育协作为契机,我市112所学校(单位)与北京105所学校(单位)实现结对帮扶,双方以高位推动、双向交流、组团帮扶等方式,开展京蒙青少年交流活动,全面优化京蒙协作。由北京市怀柔区教委投资建设了四子王旗第一中学与北京101怀柔分校同课异构智慧平台,为校际开展线上各类活动提供平台,争取怀柔区资金160万,为四子王旗第二幼儿园建设了“风雨活动室”。我市各旗县市区组织近400余名青少年学生、教师,与北京各学校开展线下“励志研学”“石榴籽相聚 同心向未来”“民族团结一家亲”“京蒙青少年结对子、手拉手”等各类参观体验、学习交流、研学旅游等活动。携手北京市大兴区人力在资源部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招聘会,共1.1万余人参加活动。

弘扬昭君文化,为交流活动提供新路径。两千多年前,和平使者王昭君出塞和亲,湖北与内蒙古因昭君结缘。组织开展以“石榴籽手牵手  同心交流向未来”为主题的鄂蒙青少年心连心研学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观摩调研活动,在鄂蒙青少年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通过研学观摩,增进了乌兰察布市、宜昌市两地的深厚友谊;为两地中小学开启了“线上线下”交流互通通道;同时为两地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互鉴、联创共建、合作共赢搭建了平台渠道;更提升了两地各族群众共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与宜昌市市县两级民委、各学校间签订14个合作协议。

“四个共同”长廊,为交流活动提供新思路。以四子王旗六旗会盟遗址、博物馆、都贵玛展厅、希敏高勒文化园等反映边境“四个共同”长廊示范点为抓手,开展青少年“手拉手”进展陈场馆、进研学基地、进哨所等系列边境研学游,接受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示范教育,加强各族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两年,开展青少年“边境手拉手”研学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近2000人。

“以嵌促融”,构建互嵌式发展新格局

互嵌式发展计划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可以有效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乌兰察布市凤凰楼上眺望,在进出乌兰察布市交通要道110国道路口,印刷了展现乌兰察布市开放包容姿态的欢迎语。‌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立足区位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让各族群众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得好为目标,以“来到乌兰察布市就是乌兰察布人”为宗旨,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空间,建设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加快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以点带面,发展试点提供新示范。在全市11个旗县市区选取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基层单位12个作为互嵌式发展试点单位。总结成功的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全市各族群众由居住空间嵌入向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社会结构各层面、各领域嵌入,打造各族群众认可度高,凝聚力强的互嵌式发展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2023年成功承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区各盟市含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9个民族的1700多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运参会。创新开展驻停表演、民族大联欢等活动和旅游导引活动,为我区各项民族赛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筑巢引凤,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印发《乌兰察布市“千项承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制定《发挥商协会作用助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方案》《民营企业投资环境调研方案》等政策文件。2023年实施重大项目306个,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4%和3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千项承诺”“两优”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压减办事时限63.2%、环节33.6%、材料31.5%。“一网办”汇集办件量破百万,“帮您办”服务企业近千家。

互通共联,区域合作实现新进展。北京协和、北京安贞等医院专家工作室落户。通过京蒙教育协作平台,最大限度把北京市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优秀的师资和管理团队引入乌兰察布,千余名北京名校长、名师、在乌兰察布开展教学。乌兰察布市职业学校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为北京市昌平职业教育集团分校,与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无人机产业基地,深化京蒙协作模式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强化与呼包鄂榆、大同、张家口协同发展,643个事项实现呼包鄂乌“四城通办”,162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交通互联、生态共治、公共服务共享取得新成效。

“以旅促融”,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

乌兰察布市既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北京向西一步  就是乌兰察布”的便利区位优势,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草原之旅”“冰雪之恋”“火山之约”“乌兰察布之夜”等品牌火热出圈,2024年上半年,全市预计累计接待游客1121.32万人次,实现接待游客花费135.4亿元。荣获全国“避暑旅游优选地”“最受关注的天气预报城市(宜居宜游)”称号。

创新文旅发展新形式。围绕春节、元宵节、五一等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大力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放歌北疆·书写百姓”内蒙古风景画学会优秀作品巡展、内蒙古青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展、乡村春晚、“虎山春”“吉祥九曲•美丽卓资”“岱海之春”等群众文化活动970余场次,吸引各地群众190余万人次。举办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暨夏季“村晚”活动,连续一周上演7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党旗高高飘扬”“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戏曲进校园”“百团千场”、乌兰牧骑“六进”活动等文化惠民演出宣传活动836场,惠及观众50万人次。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大北号村入选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冬季示范展示点名单。

打造文旅发展新业态。乡村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旅游民宿发展至164家、规模化民宿集群20个;高质量完成主题为“我在草原有个家”的全区旅游民宿现场会承办工作,面向全区推广乌兰察布市旅游民宿集群化发展模式。推进旅游民宿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家、丙级旅游民宿17家,察右后旗壹蒙壹牧列入2024年国家甲级民宿评定对象,推荐集宁云朵嘎查、卓资县古湾贤居、察右后旗乌兰后院等11家旅游民宿参加丙级旅游民宿创建评审。按照游客喜好打造了草原风情游、红色研学游、自驾房车营地游、长城主题摄影游、原味乌兰察布品鉴游等特色旅游品牌。

注入文旅发展新内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积极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景区景点,展陈场馆的规划建设、改造提升、活动策划、导游解说、旅游演艺等全过程各方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对导游、解说员开展培训及观摩活动,规范讲解词,提升讲解能力水平。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旅游线路10条,全市区研学旅游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上半年,共接待研学团队478个(区内300个、区外178个),接待研学旅游人数10万余人,实现收入510余万元。扎实开展对外交流演出活动。我市各旗县市区乌兰牧骑受邀赴北京市、海南省、云南省、陕西省、山西省等地开展各类主题演出活动,集中展示新时代乌兰牧骑讴歌新时代“学创演”成果,为传播弘扬北疆文化添彩助力。

当前位置: 首页 > 盟市动态

乌兰察布市:以研学促融 以互嵌促融 以旅游促融

发布时间:2024-09-05
来源:​乌兰察布市民委
朗读

乌兰察布市:以研学促融 以互嵌促融 以旅游促融, 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国家民委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施“各族青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通过实施“三项计划”,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乌兰察布市立足国家、自治区各项政策举措,印发《乌兰察布市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工作方案》《乌兰察布市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重点工作举措》《乌兰察布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方案》,成立了“三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合力聚智,将“三项计划”注入新内涵,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全方位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以研促融”,谱写青少年交流发展新篇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交流活动,能够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理念。乌兰察布市区全面传承挖掘历史文化,发挥区位优势,走出去、引进来,推动青少年活动创新开展。开展京蒙协作 ,为交流活动注入新动能。以京蒙教育协作为契机,我市112所学校(单位)与北京105所学校(单位)实现结对帮扶,双方以高位推动、双向交流、组团帮扶等方式,开展京蒙青少年交流活动,全面优化京蒙协作。由北京市怀柔区教委投资建设了四子王旗第一中学与北京101怀柔分校同课异构智慧平台,为校际开展线上各类活动提供平台,争取怀柔区资金160万,为四子王旗第二幼儿园建设了“风雨活动室”。我市各旗县市区组织近400余名青少年学生、教师,与北京各学校开展线下“励志研学”“石榴籽相聚 同心向未来”“民族团结一家亲”“京蒙青少年结对子、手拉手”等各类参观体验、学习交流、研学旅游等活动。携手北京市大兴区人力在资源部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招聘会,共1.1万余人参加活动。弘扬昭君文化,为交流活动提供新路径。两千多年前,和平使者王昭君出塞和亲,湖北与内蒙古因昭君结缘。组织开展以“石榴籽手牵手  同心交流向未来”为主题的鄂蒙青少年心连心研学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观摩调研活动,在鄂蒙青少年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通过研学观摩,增进了乌兰察布市、宜昌市两地的深厚友谊;为两地中小学开启了“线上线下”交流互通通道;同时为两地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互鉴、联创共建、合作共赢搭建了平台渠道;更提升了两地各族群众共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与宜昌市市县两级民委、各学校间签订14个合作协议。“四个共同”长廊,为交流活动提供新思路。以四子王旗六旗会盟遗址、博物馆、都贵玛展厅、希敏高勒文化园等反映边境“四个共同”长廊示范点为抓手,开展青少年“手拉手”进展陈场馆、进研学基地、进哨所等系列边境研学游,接受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示范教育,加强各族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两年,开展青少年“边境手拉手”研学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近2000人。“以嵌促融”,构建互嵌式发展新格局互嵌式发展计划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可以有效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乌兰察布市凤凰楼上眺望,在进出乌兰察布市交通要道110国道路口,印刷了展现乌兰察布市开放包容姿态的欢迎语。‌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立足区位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让各族群众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得好为目标,以“来到乌兰察布市就是乌兰察布人”为宗旨,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空间,建设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加快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以点带面,发展试点提供新示范。在全市11个旗县市区选取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基层单位12个作为互嵌式发展试点单位。总结成功的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全市各族群众由居住空间嵌入向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社会结构各层面、各领域嵌入,打造各族群众认可度高,凝聚力强的互嵌式发展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2023年成功承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区各盟市含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9个民族的1700多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运参会。创新开展驻停表演、民族大联欢等活动和旅游导引活动,为我区各项民族赛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经验。筑巢引凤,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印发《乌兰察布市“千项承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制定《发挥商协会作用助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方案》《民营企业投资环境调研方案》等政策文件。2023年实施重大项目306个,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4%和3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千项承诺”“两优”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压减办事时限63.2%、环节33.6%、材料31.5%。“一网办”汇集办件量破百万,“帮您办”服务企业近千家。互通共联,区域合作实现新进展。北京协和、北京安贞等医院专家工作室落户。通过京蒙教育协作平台,最大限度把北京市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优秀的师资和管理团队引入乌兰察布,千余名北京名校长、名师、在乌兰察布开展教学。乌兰察布市职业学校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为北京市昌平职业教育集团分校,与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无人机产业基地,深化京蒙协作模式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强化与呼包鄂榆、大同、张家口协同发展,643个事项实现呼包鄂乌“四城通办”,162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交通互联、生态共治、公共服务共享取得新成效。“以旅促融”,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乌兰察布市既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北京向西一步  就是乌兰察布”的便利区位优势,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草原之旅”“冰雪之恋”“火山之约”“乌兰察布之夜”等品牌火热出圈,2024年上半年,全市预计累计接待游客1121.32万人次,实现接待游客花费135.4亿元。荣获全国“避暑旅游优选地”“最受关注的天气预报城市(宜居宜游)”称号。创新文旅发展新形式。围绕春节、元宵节、五一等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大力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放歌北疆·书写百姓”内蒙古风景画学会优秀作品巡展、内蒙古青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展、乡村春晚、“虎山春”“吉祥九曲•美丽卓资”“岱海之春”等群众文化活动970余场次,吸引各地群众190余万人次。举办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暨夏季“村晚”活动,连续一周上演7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党旗高高飘扬”“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戏曲进校园”“百团千场”、乌兰牧骑“六进”活动等文化惠民演出宣传活动836场,惠及观众50万人次。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大北号村入选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冬季示范展示点名单。打造文旅发展新业态。乡村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旅游民宿发展至164家、规模化民宿集群20个;高质量完成主题为“我在草原有个家”的全区旅游民宿现场会承办工作,面向全区推广乌兰察布市旅游民宿集群化发展模式。推进旅游民宿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家、丙级旅游民宿17家,察右后旗壹蒙壹牧列入2024年国家甲级民宿评定对象,推荐集宁云朵嘎查、卓资县古湾贤居、察右后旗乌兰后院等11家旅游民宿参加丙级旅游民宿创建评审。按照游客喜好打造了草原风情游、红色研学游、自驾房车营地游、长城主题摄影游、原味乌兰察布品鉴游等特色旅游品牌。注入文旅发展新内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积极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景区景点,展陈场馆的规划建设、改造提升、活动策划、导游解说、旅游演艺等全过程各方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对导游、解说员开展培训及观摩活动,规范讲解词,提升讲解能力水平。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旅游线路10条,全市区研学旅游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上半年,共接待研学团队478个(区内300个、区外178个),接待研学旅游人数10万余人,实现收入510余万元。扎实开展对外交流演出活动。我市各旗县市区乌兰牧骑受邀赴北京市、海南省、云南省、陕西省、山西省等地开展各类主题演出活动,集中展示新时代乌兰牧骑讴歌新时代“学创演”成果,为传播弘扬北疆文化添彩助力。

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国家民委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施“各族青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通过实施“三项计划”,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乌兰察布市立足国家、自治区各项政策举措,印发《乌兰察布市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工作方案》《乌兰察布市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重点工作举措》《乌兰察布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方案》,成立了“三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合力聚智,将“三项计划”注入新内涵,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全方位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

“以研促融”,谱写青少年交流发展新篇章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交流活动,能够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理念。乌兰察布市区全面传承挖掘历史文化,发挥区位优势,走出去、引进来,推动青少年活动创新开展。

开展京蒙协作 ,为交流活动注入新动能。以京蒙教育协作为契机,我市112所学校(单位)与北京105所学校(单位)实现结对帮扶,双方以高位推动、双向交流、组团帮扶等方式,开展京蒙青少年交流活动,全面优化京蒙协作。由北京市怀柔区教委投资建设了四子王旗第一中学与北京101怀柔分校同课异构智慧平台,为校际开展线上各类活动提供平台,争取怀柔区资金160万,为四子王旗第二幼儿园建设了“风雨活动室”。我市各旗县市区组织近400余名青少年学生、教师,与北京各学校开展线下“励志研学”“石榴籽相聚 同心向未来”“民族团结一家亲”“京蒙青少年结对子、手拉手”等各类参观体验、学习交流、研学旅游等活动。携手北京市大兴区人力在资源部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招聘会,共1.1万余人参加活动。

弘扬昭君文化,为交流活动提供新路径。两千多年前,和平使者王昭君出塞和亲,湖北与内蒙古因昭君结缘。组织开展以“石榴籽手牵手  同心交流向未来”为主题的鄂蒙青少年心连心研学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观摩调研活动,在鄂蒙青少年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通过研学观摩,增进了乌兰察布市、宜昌市两地的深厚友谊;为两地中小学开启了“线上线下”交流互通通道;同时为两地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互鉴、联创共建、合作共赢搭建了平台渠道;更提升了两地各族群众共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与宜昌市市县两级民委、各学校间签订14个合作协议。

“四个共同”长廊,为交流活动提供新思路。以四子王旗六旗会盟遗址、博物馆、都贵玛展厅、希敏高勒文化园等反映边境“四个共同”长廊示范点为抓手,开展青少年“手拉手”进展陈场馆、进研学基地、进哨所等系列边境研学游,接受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示范教育,加强各族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两年,开展青少年“边境手拉手”研学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近2000人。

“以嵌促融”,构建互嵌式发展新格局

互嵌式发展计划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可以有效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乌兰察布市凤凰楼上眺望,在进出乌兰察布市交通要道110国道路口,印刷了展现乌兰察布市开放包容姿态的欢迎语。‌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立足区位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让各族群众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得好为目标,以“来到乌兰察布市就是乌兰察布人”为宗旨,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空间,建设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加快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以点带面,发展试点提供新示范。在全市11个旗县市区选取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基层单位12个作为互嵌式发展试点单位。总结成功的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全市各族群众由居住空间嵌入向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社会结构各层面、各领域嵌入,打造各族群众认可度高,凝聚力强的互嵌式发展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2023年成功承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区各盟市含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9个民族的1700多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运参会。创新开展驻停表演、民族大联欢等活动和旅游导引活动,为我区各项民族赛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筑巢引凤,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印发《乌兰察布市“千项承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制定《发挥商协会作用助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方案》《民营企业投资环境调研方案》等政策文件。2023年实施重大项目306个,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4%和3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千项承诺”“两优”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压减办事时限63.2%、环节33.6%、材料31.5%。“一网办”汇集办件量破百万,“帮您办”服务企业近千家。

互通共联,区域合作实现新进展。北京协和、北京安贞等医院专家工作室落户。通过京蒙教育协作平台,最大限度把北京市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优秀的师资和管理团队引入乌兰察布,千余名北京名校长、名师、在乌兰察布开展教学。乌兰察布市职业学校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为北京市昌平职业教育集团分校,与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无人机产业基地,深化京蒙协作模式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强化与呼包鄂榆、大同、张家口协同发展,643个事项实现呼包鄂乌“四城通办”,162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交通互联、生态共治、公共服务共享取得新成效。

“以旅促融”,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

乌兰察布市既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北京向西一步  就是乌兰察布”的便利区位优势,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草原之旅”“冰雪之恋”“火山之约”“乌兰察布之夜”等品牌火热出圈,2024年上半年,全市预计累计接待游客1121.32万人次,实现接待游客花费135.4亿元。荣获全国“避暑旅游优选地”“最受关注的天气预报城市(宜居宜游)”称号。

创新文旅发展新形式。围绕春节、元宵节、五一等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大力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放歌北疆·书写百姓”内蒙古风景画学会优秀作品巡展、内蒙古青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展、乡村春晚、“虎山春”“吉祥九曲•美丽卓资”“岱海之春”等群众文化活动970余场次,吸引各地群众190余万人次。举办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暨夏季“村晚”活动,连续一周上演7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党旗高高飘扬”“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戏曲进校园”“百团千场”、乌兰牧骑“六进”活动等文化惠民演出宣传活动836场,惠及观众50万人次。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大北号村入选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冬季示范展示点名单。

打造文旅发展新业态。乡村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旅游民宿发展至164家、规模化民宿集群20个;高质量完成主题为“我在草原有个家”的全区旅游民宿现场会承办工作,面向全区推广乌兰察布市旅游民宿集群化发展模式。推进旅游民宿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家、丙级旅游民宿17家,察右后旗壹蒙壹牧列入2024年国家甲级民宿评定对象,推荐集宁云朵嘎查、卓资县古湾贤居、察右后旗乌兰后院等11家旅游民宿参加丙级旅游民宿创建评审。按照游客喜好打造了草原风情游、红色研学游、自驾房车营地游、长城主题摄影游、原味乌兰察布品鉴游等特色旅游品牌。

注入文旅发展新内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积极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景区景点,展陈场馆的规划建设、改造提升、活动策划、导游解说、旅游演艺等全过程各方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对导游、解说员开展培训及观摩活动,规范讲解词,提升讲解能力水平。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旅游线路10条,全市区研学旅游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上半年,共接待研学团队478个(区内300个、区外178个),接待研学旅游人数10万余人,实现收入510余万元。扎实开展对外交流演出活动。我市各旗县市区乌兰牧骑受邀赴北京市、海南省、云南省、陕西省、山西省等地开展各类主题演出活动,集中展示新时代乌兰牧骑讴歌新时代“学创演”成果,为传播弘扬北疆文化添彩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