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上下册)简介
发布时间:2025-01-16 19:05  来源:北大东方文学  
分享到:
【字体:  

《格斯尔》是一部宏大的蒙古族史诗,与藏族《格萨尔》同源异流,一同为我国三大史诗之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代表之一,《格斯尔》的翻译推广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因为《格斯尔》版本众多,所以版本的选择在翻译推广中显得尤为重要。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上下册分别是蒙古文《格斯尔》流传最广的两个书面文本即北京木刻版《格斯尔》和《隆福寺格斯尔》抄本的忠实译本。北京木刻版《格斯尔》为1716年即清朝乾隆年间在北京木刻刊行的版本,一共7章,是目前所发现蒙藏《格萨(斯)尔》最早的书面文本,也是学界公认的通行本,早在1776年被国外学者所发现,1839年就被翻译成德文出版,现已有多种文字译本;《隆福寺格斯尔》是1954年于北京隆福寺附近旧书店发现的清朝末期手抄本,内容从第8章至第13章,共6章,因其章节次序接续了七章本的木刻版《格斯尔》,因此《隆福寺格斯尔》被当作北京木刻版《格斯尔》的“续本”,得到学界的认可。这两个文本共13章通常被视为蒙古文《格斯尔》的经典内容。两个文本也因此常以《格斯尔》上下册一同出版。比如在《隆福寺格斯尔》被发现后的第三年,即195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便将之与木刻版一同作为《格斯尔》上下册出版。如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再将两个文本的科学译本,作为上下册来出版,也是对近70年前出版的《格斯尔》文本的承续和回应。

根据译本所采取的原则和风格,史诗译本大致可以分为文学性译本和科学资料性译本两种。钟敬文先生曾在全国第四次《格萨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更高的翻译文学的要求来看,《格萨尔》汉译的本子……我想应该有两种本子, 一种是文学性的、艺术性较高的、经过相当整理的本子;另一种是科学版本, 应该是最忠实的版本。”陈岗龙和哈达奇刚、玉兰翻译的《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新译本虽然不是北京版《格斯尔》和隆福寺《格斯尔》的首个汉译本,却是第一个科学性译本,正如序言中所交代,“是科学版本,没有整理和改编,直接根据木刻本和手抄本逐字逐句翻译了原文,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内读者和《格斯尔》《格萨尔》研究者提供一个可信的汉译本。”科学资料性译本,不仅需要准确地传达蒙古文《格斯尔》的内容和情节,还需要精准地体现其原文的风格、特点,甚至其中的“问题”,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原汁原味地呈现原文。随着《格斯尔》的文本研究越来越深入,译文风格越来越丰富,《格斯尔》科性译本的可靠性也越显得重要,这种异文对于《格斯尔》的传播与研究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