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孙绍骋:​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孙绍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是我们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高度重视内蒙古民族工作。今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点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对我们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连续5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在每次重要讲话中都殷切叮嘱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好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75年前,自治区的建立开启了内蒙古发展的新纪元。7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村民张国利家,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建立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回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的那段历史,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正确领导,就没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自治区成立前夕,内蒙古地区的形势极为复杂,甚至面临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严重危险。当时各种政治力量在内蒙古地区展开角逐,有原伪蒙疆政权和伪满洲国的各级官吏,有部分蒙古族王公贵族,有投向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投机分子,有占领包头、归绥等地的国民党军队。各种势力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意图,其中不少夹杂着“内蒙古高度自治”“内蒙古独立”“内外蒙合并”等错误主张。这些主张,本质上就是想分割内蒙古、分裂国家。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内蒙古确实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面对纷繁复杂的乱局,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内蒙古自治运动。党中央运筹帷幄,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东北局、西满分局、冀热辽分局在内蒙古都以不同方式做了大量工作,直接领导、指导、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那一个时期,习仲勋同志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伊克昭盟工作,作出阶段性总结和战略性部署。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政治引导、采取灵活策略,先后将在苏尼特右旗建立的“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在兴安盟葛根庙建立的“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在海拉尔建立的“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引向正确轨道,粉碎了一些政治势力“向外跑”“搞独立”的图谋。内蒙古自治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在领导内蒙古自治运动过程中,党中央适时制定指导方针,有效指挥军事行动,牢牢把握了对内蒙古地区自治运动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当时,如果没有集宁战役中解放军的大军压境,有力牵制敌军,自治区的成立也不会那么顺利。如今,内蒙古“五一会址”、集宁战役纪念馆中陈列着当年党中央发出的指示,珍藏着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亲笔起草的电报、信件,这些都是我们党直接领导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历史见证。内蒙古现在的区划范围,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确定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同志提出“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实现这一点,困难主要集中在解决“蒙绥合并”的问题上。当时,由于党内对内蒙古区域问题认识不一致,导致“蒙绥合并”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1952年初,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蒙绥合并”久拖未决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不同意后指出:不能再拖了,谁不同意就撤谁。周恩来同志说,这事是中央定了的,我去做工作,请主席放心。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绥远省于1954年被正式撤销建制,辖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随后,原属甘肃的阿拉善、额济纳,原属河北的商都也陆续被划给了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比自治区成立之初增长了680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9.9亿元,而自治区成立之初仅有9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377元、18337元,比1978年增长了146倍、182倍。内蒙古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在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极大支持。早在“一五”时期,国家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工厂、修建铁路的基建资金就达10多亿元,包钢、一机、二机、大兴安岭森林工业基地都是那个时期开工建设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家又从沿海地区向内蒙古迁入一批工厂。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对内蒙古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由北京对口帮扶内蒙古;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将横跨“三北”的内蒙古相继纳入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国家战略政策实施范围;2011年,又专门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都是“真金白银”的支持。据统计,分税制改革以来,1995—2021年我区累计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86万亿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安排我区的转移支付资金由2012年的1618.5亿元逐年增加到2021年的2709亿元,10年累计达到2.18万亿元。正是得益于中央源源不断的支持,内蒙古从一穷二白走向了繁荣富裕,全区各族人民的生活从缺吃少穿迈向了全面小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和支持下,内蒙古1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7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全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历史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深情地讲道:“在选举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党中央提出,中央领导同志应选择老少边穷地区参加选举。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2021年6月3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学生在“师生同欢唱 颂歌献给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现场欢呼。丁根厚 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指导帮助纠正的自治区成立以来,每当工作中出现重大偏差时,党中央都会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我们把脉定向、纠偏正向,而且每一次改正改进后内蒙古的工作都实现了新的重大进步。回过头看,如果没有党中央的指导和帮助,内蒙古一路走来不知会遭受多少挫折和损失,不知会走多少弯路、背上多么沉重的包袱。土地改革初期,由于对农村情况研究得不够、把握得不准,自治区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左”的倾向,错划了部分农民的成分,扩大了打击面。党中央敏锐察觉到工作中的偏差,及时对土改政策和策略进行完善,并在内蒙古地区解放区的农村普遍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复查纠偏工作,使土地改革逐渐回到了正轨。在牧区开展民主改革之初,由于忽视了畜牧业经济的特点,内蒙古一些地方按照农区土改方法简单地划分阶级、斗争牧主、平分牲畜,使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发现这个问题后,中共中央东北局高度重视,要求必须团结蒙古族的大多数,采取“慎重缓进”的方针。正是有了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有力指导,自治区党委及时总结民主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切合区情实际的“三不两利”政策,以一种比较和缓的方式打破了牧区落后的生产关系,充分调动了牧工和牧主双方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牧区民主改革的顺利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内蒙古出现大量冤假错案,经济社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后来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内蒙古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各方面才得以拨乱反正。过去一个时期,我区一些地方不顾财政承受能力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沉迷于走高负债保增长的路子,积累了大量风险隐患。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内蒙古政府债务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打了“清醒剂”、踩了“急刹车”。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导下,全区上下吸取教训、坚决整改,举一反三、综合施策推进纠偏正向、固本培元,长期积累形成的一些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心向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内蒙古是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心向党、心向中央、心向北京,是内蒙古的光荣传统。75年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奋斗、共求解放,内蒙古才有前途和希望。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形成了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深刻共识和可贵品质,书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克服困难捐粮畜”“各族人民建包钢”等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第一”和宝贵经验。75年来,内蒙古的发展史、民族史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也不会有自治区成立以来的发展和今天的成就,不会有现在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这是历史的必然结论,也是现实的深刻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自治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修订出台一系列民族领域的政策法规,组织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研究推出一系列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务实举措,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大局得到持续巩固。尽管近些年内蒙古民族工作也曾出现过一些问题,民族领域还面临着不少风险和隐患,但全区民族工作的大环境总体仍然是好的,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没有变,各族人民不分你我、情同手足、亲如一家的状态没有变,民族工作向上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今天的内蒙古,各民族守望相助、其乐融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我体会,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新时代新征程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做什么、怎么做?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抓好两件大事:一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是建设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我们将聚焦聚力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制定实施落实五个方面战略定位的具体方案,坚持挂图作战、按图施工,坚持日日做功、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推动总书记为内蒙古擘画的壮阔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更好担负起边疆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 孙绍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9月21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学习时报》在头版头条刊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署名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文章全文如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孙绍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先后2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叮嘱我们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按照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十年来,全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刚过万亿元门槛到去年底跨过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从4.2万元增加到8.5万元、居全国第十位,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厚植“北疆绿”、 增色“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草原、森林、湿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2%、12%和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蒙古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我们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将继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增绿、治沙、转型、减排上下功夫,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完成草原生态建设6500万亩、国土绿化1400万亩、退化林修复2800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650万亩。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深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严格执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力争到2025年全区单位GDP能耗、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5%、17%、12%。当前,我们正在全区开展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大起底”行动,力求把各种闲置浪费、低质低效利用的资源要素全面盘活起来、高效利用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在我国北疆构筑起更加牢固稳固、美丽亮丽的万里绿色长城。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尽显担当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103种居全国前十、21种居全国第一,其中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4,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7%、21%,稀土资源无论是储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级的,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电力总装机达到1.56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外送电量连续17年领跑全国,累计生产煤炭98.9亿吨、外运59.3亿吨,发电4.9万亿千瓦时、外送1.8万亿千瓦时,煤制油产能达到124万吨、煤制气产能达到27.5亿立方米,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电、煤化工基地。新能源装机达到56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91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稀土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5%以上。这两年,全国煤电供应紧张,内蒙古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的重大责任,仅鄂尔多斯一个市就完成了国家交付的18个省煤炭保供任务,即使煤价高企发电赔本我们也全力保大局,宁可在自家多建“锅炉房”也要为国家贡献更多清洁能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作为能源大区,我们正在抢抓“双碳”机遇,一手抓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一手抓新能源发展壮大,努力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更加安全、更加绿色的能源供给。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十四五”时期末,新能源装机达到1.35亿千瓦以上,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内蒙古”,率先在全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种好“塞外粮” 、丰盛“中国碗”,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声名远扬内蒙古有1.72亿亩耕地,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草原面积占全国的1/5,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奶源带。我们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打造形成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和肉羊、肉牛、马铃薯、葵花籽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粮食产量连续4年突破700亿斤、排全国第六位,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5、1/10、1/5、1/2,伊利和蒙牛双双挺进全球乳业十强,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七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蒙字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农业稳,天下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力做好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的文章,加快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扩大数量,通过改造耕地草地后备资源,扩大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质量,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水平草原修复、引育高质量种质资源,全面提高耕地、草地和种子质量。增加产量,通过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同时抓好先进种植技术推广、舍饲圈养模式推广,把农畜产品的产量提上来,努力为国家供给更多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50亿斤以上,肉类总产量达到345万吨,原奶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内蒙古内联八省区、外接俄罗斯和蒙古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现在更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加强区域协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区铁路运营里程从9400多公里增加到近1.5万公里、居全国第一,新增公路里程4.9万公里、与周边八省区的高等级公路全面打通,民用机场由15个增加到43个,呼包鄂乌和赤峰、通辽等地融入首都2.5小时“通勤圈”,联通内外的“交通网”越织越密。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2.9万亿元,占全区投资的比重由26.8%提高到43.5%,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对外开放口岸由12个增至20个,过境中欧班列由2013年的3列增加到去年的6100多列,始发中欧班列由2016年的30多列增加到去年的300多列,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均累计突破万列大关,边境陆路口岸货运总量居全国首位。全面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我们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对外开放新机制,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内外循环同促进、口岸腹地共发展,加快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把内蒙古打造成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守好“北大门” 、建好“护城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内蒙古横跨“三北”、地近京畿,有4000多公里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在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方面肩负着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持续建强“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的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以联合党建打造功能型党支部、夯实联防联控和双拥共建基础,探索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蒙古包哨所、红色堡垒户等有效做法,构建起稳边固边的“天罗地网”。在守好祖国边疆的同时,我们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全区12个盟市全部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4%。“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我们将针对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想方设法把产业发展起来,不断提高沿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到边境地区置业安居、守边戍边。同时,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更好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由衷感党恩、坚决听党话,“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当年内蒙古自治区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后来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都是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内蒙古工作中每次出现的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我们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深入发展,各族干部群众由衷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区各族人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1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圆了全面小康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00元增加到34108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比2012年增加了5.4平方米和7.9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0%,百人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三,主要社会保障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将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紧紧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各项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感到更加幸福,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抓从严治党、促自我革命,政治生态加快净化修复过去一个时期,内蒙古一些地区和领域出现了严重腐败,政治生态受到损害。我们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惩贪治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紧紧扭住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倒查20年”,着力铲除污染政治生态的最大“毒瘤”,截至目前共查处涉煤腐败案件789件、1163人,其中厅局级干部73人、县处级干部286人,挽回国有资产损失608亿元,清收煤炭资源299亿吨。经过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和党内集中性教育的淬炼洗礼,全区政治生态日益清朗,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以一抓到底的执着和一严到底的韧劲推进自我革命,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加快推动全区政治生态全面重塑、根本好转。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蒙古马精神”,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二条措施和容错纠错八条意见,坚决整治庸政懒政现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拿出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劲头干事创业,把内蒙古干部的良好形象立起来。回顾新时代的非凡历程,内蒙古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丰硕成果,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全力建设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书写好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群众,才能掌握群众。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朴素认知,成为每个个体的行为准则,获得整个群体的思想认同、成为行动指南,就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这既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理解民族工作实践、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使命。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和理论创新,但任何理论体系的构建,都离不开对时代问题的深度关切,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能否敏锐地对中华民族所处的时代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把握,是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致力于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沃土。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土,不仅要置身书斋、专注文本,更需关注时代、切中现实。一方面,我们要紧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让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具体内容中得到鲜活的呈现。另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密切关注中国社会现实,深入到中华民族具体的历史性实践中,以中华民族现实的发展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成长。现实既承载历史,又开启未来。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观照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把握中华民族的时代问题,并进行学术凝练,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和学术话语,对中华民族的时代问题进行原创性解答。这一过程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的过程,就是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过程。立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厚土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当前民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时代任务。我们要立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厚土,完成好这一任务。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既是共同价值的创造者,又是共同价值的拥护者;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建设者,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受益者。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过去、共同的记忆、共同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认同感之源泉、中华民族自豪感之基础。立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就要立根于每个人的认同之中、自豪之上,立根于每个人自身的生活过程。唯有如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成为个体的普遍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才能成为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热土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换言之,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形成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效。要全面梳理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尤其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实践历程,在对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概括,形成抽象而又有具体内涵的概念、判断、理论,揭示出党的民族工作的实践规律,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沃土,是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理论逻辑;立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厚土,是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热土,是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实践逻辑。在回溯历史中把握现在,在分析现在中开创未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贯通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这既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又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赤峰市翁牛特旗:在沙海奏响民族团结进步和美乐章

    翁牛特旗作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在治沙过程中始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创新走出了一条以路治沙、以工代赈、治沙置业的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式发展新路子,见证和记录了翁牛特旗各族儿女“会战黄沙”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打造生态之美,把守望相助融入群众心中,在沙海持续奏响民族团结进步和美乐章。以路治沙,依路促融。翁牛特旗探索实施“以路治沙”的沙地治理模式,共开通16条穿沙公路,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51万亩,串联17个景区景点打造300公里生态旅游大环线仅2023年实现旅游收入17.6亿,切实打通沙区群众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方便治沙物资、治理措施进入沙漠腹地,便捷各族群众生活、通畅农畜产品交易、发展生态旅游增收致富,使各族群众在走向幸福生活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依路促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工代赈,绿富同兴。翁牛特旗以实现“沙地绿起来、生态好起来、人民富起来”为目标,创新实施全区首个“以工代赈”防沙治沙项目,按照“政府切块、林草统筹、乡村组织、群众受益”的方式,构建起全民参与、群策群力的防沙治沙新格局,绘画了沙区各族群众携手走向共同富裕的美丽画卷。“以工代赈”治沙模式,让农牧民以沙地入股、以资金入股、以投工投劳入股、以机械入股,自愿就近参与沙地治理、后期管护和富民产业中,让农牧民享受治沙“红利”,2024年中部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中10.2万亩实行“以工代赈”模式,投入资金12240万元,预计带动4000余名农牧民参与固沙造林10.2万亩,累计发放劳动报酬约1800万元,人均增收4500余元,使各族群众在共同致富中增强“五个认同”,绿富同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治沙置业,助力振兴。翁牛特旗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按照“既要绿色植被、又要绿色能源、还要绿色发展”的思路,开工建设5项新能源项目,发展沙地林果、沙地水稻、沙地马铃薯和林下种养殖、沙地旅游等多项沙地产业,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乡村振兴”的治理目标,以治沙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实在在惠及各族群众,向参与企业、社会力量、农牧民讲清楚“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助力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生态之美,铸就民族团结,共享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12月,翁牛特旗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51万亩,综合治理率达82.61%。预计到2028年完成全部科尔沁沙地治理任务。翁牛特旗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等荣誉称号。 
  •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呼伦贝尔市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纪实

    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56个民族近万名运动员、教练员等共赴盛会,呼伦贝尔市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出征竞赛项目毽球和表演项目波依阔(传统曲棍球)、抢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新时代新征程呼伦贝尔市各族群众民族团结、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切实为凝心聚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贡献了呼伦贝尔力量。一、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动员备战工作,为完成比赛任务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呼伦贝尔市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围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呼伦贝尔市各族干部群众力量,以群众喜爱、群众参与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强化项目普及,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生活、扎根群众,从振奋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积极做好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动员训练、备战保障各项工作。呼伦贝尔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毽球、抢枢、波依阔(传统曲棍球)项目代表队出征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动员大会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自收到比赛通知起一年内的时间里,市直各相关单位尽职尽责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市民委、市体育局多次实地指导各代表队有序训练,为运动员做好后勤保障各项工作,组织毽球代表队前往广西南宁与当地代表队开展友好互练,组织运动员参加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举办的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和第二届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杯”篮球赛,在鄂温克族自治旗举办的四省区抢枢邀请赛,都为参加备战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内蒙古自治区出征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进行了预热及宣传,通过体育竞技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1月12日,呼伦贝尔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毽球、抢枢、波依阔(传统曲棍球)项目代表队出征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动员大会,为内蒙古代表团参加毽球、抢枢、波依阔(传统曲棍球)项目全额输送各民族优秀运动员近60人。呼伦贝尔市民委工作组深入波依阔(传统曲棍球)项目代表队训练场地实地指导表演项目枪枢比赛现场二、弘扬体育精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比赛任务为了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充分展示呼伦贝尔运动健儿风采,各项目运动员、教练员抵达项目比赛地海南省三亚市,纷纷投入紧张的备战中,各队运动员、教练员严格按照赛事组委会相关要求,积极参加彩排、测试比赛等开展实战演练。期间,自治区民委、体育局工作组,呼伦贝尔市民委、市体育局工作组分别先后深入毽球、波依阔(传统曲棍球)、抢枢项目代表队训练场地,实地指导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呼伦贝尔市参赛队伍做好备赛冲刺工作。在开幕式场地中,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与北京市代表团合影留念11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开幕,开幕式中的内蒙古自治区方阵队列中的30余人来自呼伦贝尔市毽球、抢枢、波依阔(传统曲棍球)项目代表队,在9天的比赛中,呼伦贝尔市各项目运动员与竞赛项目18大项(149个小项)、表演项目三大类170个小项的全国各族运动员通过赛事比赛、民族大联欢活动等进行了友好切磋交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示了体育竞技水平、展现了体育道德风尚。通过两轮比赛,波依阔(传统曲棍球)、抢枢代表队最终荣获表演项目竞技类二等奖,切实让全国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了呼伦贝尔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毽球代表队由于主力队员赛中负伤,遗憾无缘小组赛。竞技项目毽球比赛现场三、切实总结经验,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呼伦贝尔市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颁奖晚会现场,波依阔(传统曲棍球)、抢枢代表队荣获竞技类二等奖呼伦贝尔市运动员的各项目比赛,为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接下来,呼伦贝尔市民委将总结大赛经验,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与时俱进地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相融互促,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进的目的,搭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演交流舞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日常生活,以体育的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呼伦贝尔市民族传统体育各项目运动员、教练员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充分提升训练水平,全力备战2025年在赤峰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2027年在湖南省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时,呼伦贝尔市民委正在积极沟通协调,推进波依阔(传统曲棍球)、抢枢项目转化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推荐鄂伦春自治旗百人斗熊舞列为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
  • 包头市 | 用好“红石榴”驿站 串起居民“幸福圈”

    百灵庙镇党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为目标,捆绑各类项目资金86万元,在各社区探索打造了7个“红石榴”驿站,推动各民族由居住空间嵌入向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社会结构的各层面、各领域嵌入。细化便民服务举措,铺就民族和谐“幸福路”百灵庙镇党委按照“应建尽建、按需设点”原则,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在各社区打造了7个“红石榴”驿站。小小的“红石榴”驿站不仅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了各种暖心服务,更有效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驿站内不仅配备了饮水机、医药箱、阅读报刊架、微波炉、雨衣雨伞、工具箱等基础便民设施,还提供快递外卖寄存、失物认领、歇脚休息等暖心服务。针对老年人、“跑腿难”“上班族”工作时间紧等问题,设置帮办代办专区,整合辖区物业、业委会成员、网格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热心居民等力量,依托“红石榴”驿站常态化提供帮办、代办、免费理发等服务,并设置社情民意意见箱,根据各族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不断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打造文化活动阵地,奏响民族团结“和谐音”为进一步丰富辖区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各社区坚持以文化惠民,服务民生为目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各族群众需求,在驿站中配备棋牌桌、乒乓球、动感单车、图书等文体用品,以及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孩子看护等多种延伸服务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爱心义诊、法律维权等活动,让各族群众感受到真诚暖心的便民服务,有效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依托“红石榴”驿站,在“我们的·节日”重要节日节点,组织辖区各族群众开展制作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的“DIY”水杯、布包、扇子、挂饰、油画、彩泥、灯笼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资源共享,功能叠加,效益增强等方面发挥作用,全力满足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积极引进社会组织,与乐器、跆拳道、舞蹈等培训机构合作,定期开展音乐、跆拳道、舞蹈等特色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便捷的“家门口”共享课堂。搭建居民议事平台,架起民族交融“连心桥”将“红石榴”驿站作为小区议事、群众说事的重要场所,依托“红石榴”驿站设立“红石榴”调解阵地,组建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律师、会计师、税务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组成的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通过入户走访、网格微信群、心愿收集等方式,收集居民需求及意见建议,调解辖区居民邻里纠纷、房屋漏水、宠物扰民、停车位紧张等问题,并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民族政策宣讲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牢正确的法治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对小区公共事务的办理结果进行公示,对于居民个人反映的问题,由网格员、业委会对办理结果进行回访,把小区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居民“家门口”。
  •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这里具象化了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注重从实践路径出发,在文化共享、经济共融、社会共治等维度嵌入,不断培植民族团结的内聚力和发展动力,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持久发展动能。↑“石榴籽讲解员”参观伊金霍洛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凝心铸魂,深化共有精神家园认同感。让各族群众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精神。伊金霍洛旗以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为载体,呈现各族群众的生活图景,连缀出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的宏大画卷,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嬗变与新生,让各族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熏陶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追求团结奋进的“诗和远方”。让文物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在诠释“三交”方面具有更多话语权。通过与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青铜鼎、爵和戈等文物“对话”,了解历史边疆地区与中原等地的人民血脉相融的故事,探索源远流长的文明,厚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民族团结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民族团结这件事要让娃娃讲起似乎更动情,目前,伊金霍洛旗建立宣讲队伍55支,其中校园宣讲员700多人作为“石榴籽讲解员”。通过孩子们的视角、感悟阐释中华各民族交融的历史脉络,引导更多的青少年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密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传播注入新的活力。↑《马铃摇响幸福歌》剧照让文艺作品成为北疆文化新IP。近年来先后创作出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文艺精品69件,2部作品在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舞蹈比赛上斩获9项大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歌曲《纳林陶亥好地方》荣获村歌嘹亮主题活动2024年全国集中展演第一名;剪纸作品《五十六个民族》获评“石榴花开 剪纸情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全国剪纸邀请展二等奖;《绽放》获得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萨日纳”奖;《马铃儿摇响幸福歌》获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作品中所传达的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体现,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形成了伊金霍洛旗北疆文化新IP。↑纪录片《加油吧!464》海报让各族青少年在广泛交往中增进情谊凝聚共识。近日,伊金霍洛旗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纪录片《加油吧!464》点映活动。纪录片以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委培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2024级464班的44名学生,高考前一个月的真实生活为背景,通过个体的成长映射整个团体的奋进历程,展现师生间动人的“三交”故事,生动讲述伊金霍洛旗以实际行动浇筑“团结之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巴本岱村村民饲养藏香猪。共同富裕,基层民族工作的“金钥匙”。共建共富,激活农业产业链新活力。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民营企业全方位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目前全旗138个嘎查村已与160个企业形成结对,实现了嘎查村结对全覆盖,投入帮扶资金共计17.53亿元,实施项目数量124个,带动就业农牧民15000余人,促进了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何倍增。网红书记,开启助农新赛道。伊金霍洛旗率先在全市启动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农增收行动,全旗145名驻村书记们纷纷化身“带货主播”,借助互联网经济的“东风”,拿出“十八般武艺”,倾力为农副产品代言。截至目前,驻村第一书记们的粉丝总量已突破45万,累计开展直播带货3276场次,达成交易额65.3万余元,实现了低成本高变现,使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驻村书记直播带销农产品基层社会治理,将群众“小难题”变成“大温暖”。聚力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打造社区治理新局面。提升统战成员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统战各领域中的优秀代表纳入矛盾纠纷网格体系,形成“专职+兼职+职能”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赋能社区基层治理,实现群众需求在一线回应,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暖心事在一线落地,真正将统战力量注入网格治理“神经末梢”,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使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激发新活力、展现新作为。将调解涉税争议主动融入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在伊金霍洛旗税务局成立税费争议调解中心“老杨工作室”,由老党员杨树雄、优秀党员及部分青年税干组成,主要解决人民群众涉税争议问题。“我之前几个月漏缴社保了,过来咨询办理一下,原以为会很麻烦,没想到老杨十几分钟就帮我办好了,真的是‘只进一扇门’就办好了呀。”缴费人刘先生笑着说道。在今年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国家税务总局伊金霍洛旗税务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如今的伊金霍洛旗景美民富产业旺,和谐幸福的场景比比皆是:苏布尔嘎嘎查的乌云大爷正努力数清楚草场上的羊;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员的青年工人结束工作正准备去打台球;智慧公园里老人们聊着天,绣着花,不时开心大笑;入夜,在街区草坪上一群穿着各色民族服饰的青年正载歌载舞……你若抬头远看,夜空中星星不断亮起。在伊金霍洛旗,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这里具象化了。
  • 通辽科尔沁区:解锁旅游促“三交”新格局

    近年来,科尔沁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模式,为文旅产业赋能增效,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灵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旅游促“三交”计划落地落实落细,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下坚实思想文化基础和经济社会基础。做大核心景区促“三交”,共有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让不同民族的群众汇聚各景区,在参观体验中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二是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民族理论政策的培训力度,规范从业人员服务用语,弘扬和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引导各族群众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将中华文化元素和民族团结理念有效融入各A级景区,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景观小品,在导游讲解词中融入民族团结内容,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使旅游景区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突出文旅融合促“三交”,共促共创地方文化特色和品牌一是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提升科尔沁区旅游品牌的号召力和知名度。围绕文化旅游主线,先后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弘扬北疆文化第十三届科尔沁金秋采摘季活动、“畅游中国 幸福生活”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打造地方文旅品牌,引导各民族群众在旅游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旅游业增收富民作用,展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和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通过打造富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各族群众全面交流。打造科尔沁区第一批旗县区级非遗特色村镇4个(莫力庙苏木、清河镇、敖力布皋镇、大林镇)、特色街区1个(“万柿大集”步行街),提升文化底蕴,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三是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优秀文艺作品促进各族群众深度交融。原创话剧《马走日》获得通辽市“五个一”孵化项目和优秀作品巡演项目的扶持,开展呼和浩特巡演活动,受众达1000余人。文旅融合驻场演出歌舞剧《彩云飘落的地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发展专项资金“舞台精品工程项目”的扶持完成首演,受众达1000余人。科尔沁区乌兰牧骑组织创作的18部文艺作品,通过巡演、展演的方式开展活动近30余场,受益人数达1万余人,不断满足了各族群众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建交流平台促“三交”,共绘共融民族文化和情感一是举办“称王辽河”第二届内蒙古篮球三分扣篮大赛、“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利用旅游景区资源和区位优势,植入体育旅游项目,使体育竞技和旅游休闲深度融合,充分展现旅游与体育竞技相融合的魅力,进一步提升科尔沁区旅游品牌形象。二是举办“革命教育润童心”系列思政课堂、“国庆来通博 百米长卷献祖国”、“世源温泉”周边行等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量身定制专属活动,在各景区景点嵌入中华文化符号,深挖文化内涵,让旅游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各民族群众团结交融的纽带。三是将各A级景区纳入科尔沁旅游参观路线,推出三条“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自驾游路线,积极推动区内各景区与周边区外景区联票优惠,实现旅游市场和客源共享。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旅游为民、旅游共融,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搭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平台。
  • 锡林郭勒盟民委组织召开进一步推广“道中华”融媒体平台工作的视频调度会议

    为了进一步加大“道中华”融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工作力度,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近日,盟民委召开了全盟民委系统推广“道中华”融媒体平台的视频调度会议。各旗县市(区)民委分管领导及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听取了各旗县市(区)民委宣传推广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存在困难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并提出了“道中华”宣传推广工作具体要求。各旗县市(区)民委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道中华”宣传推广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夯实文化基础,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贡献力量。盟民委副主任海军参加会议。
  • 加强宪法教育,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今年是“五四宪法”颁布实施70周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2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职责作用,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确保宪法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确保各国家机关都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学习宣传宪法、纪念“五四宪法”颁布实施70周年和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2周年,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发展和实践创新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对我国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宪法自觉、坚定宪法自信、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7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五四宪法”系统阐述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史,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国家根本法形式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制化。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现行宪法在继承1954年宪法的规定、原则、精神的基础上,确认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将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中进一步体现党的领导,将四项基本原则以最高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前进的共同政治基础。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先后五次对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特别是2018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了修改宪法的重大决策,对现行宪法作了第五次修改,确保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不断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把宪法实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夯实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学习宪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我国现行宪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增强各族群众的宪法意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有深远的基础性意义。宪法教育是培养宪法意识,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宪法教育,构建常态化、长效性的宪法教育机制,将宪法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社会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各族群众对宪法的信仰,让宪法进一步深入人心。
  • 瞭望·第一学习|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两个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中国与世界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论述了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发展脉络,深刻阐发了中华法系的人文精神、鲜明特色、时代价值。◇中华法系是中华法治文明的直接载体,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丰富内涵,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法治精神、道德规范等,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法治精神和文化自信。◇中华法系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凝聚了中华民族深邃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 |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需要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法系独树一帜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探索法治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中,“中华法系”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重构的过程。“中华法系”作为一个法学概念,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代称,专指中华文明史上形成的,以调整社会关系、构建社会秩序、维护国家治理为目的的中国古代法律。其二,作为比较法意义中的概念,“中华法系”指亚洲古代一些国家制定实施、在核心精神与主体内容上具有共同特征的法律群。具体而言,是指以中国唐代法律为核心,包括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通过移植、借鉴唐代法律而建立的古代法律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两个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中国与世界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论述了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发展脉络,深刻阐发了中华法系的人文精神、鲜明特色、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逐步成熟,《唐律疏议》是代表性的法典,清末以后中华法系影响日渐衰微。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著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结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引用了我国古代大量经典法律格言和历史典故。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在法治领域坚持“两个结合”,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蕴含中华民族深厚思想智慧中华法系是中华法治文明的直接载体,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丰富内涵,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法治精神、道德规范等,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法治精神和文化自信。从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视角看,中华法系在治理理念、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均蕴含着历久弥新的深厚思想智慧。礼法合治、综合为治。中华法系“礼法合治”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孔子提出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我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基石。战国末期的荀子强调“隆礼重法”,突出了礼法并重的思想。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被确立为汉王朝官方正统思想,并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承继和创新。《唐律疏议》集中体现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这部法典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一准乎礼”。正如《唐律疏议》第一篇《名例》所讲:“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的编纂完成,也标志着自汉代以来,“礼法合治”的思想和实践臻于完善,基本上实现了“礼”与“法”的合一、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统一。在中华法系孕育和发展的历程中,还形成了与“礼法合治”类似的理念与表述。比如,“德法共治”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国家治理要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之下,综合考虑天理、国法、人情的内在要求,指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均要以代表理想政治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天理”为最高准则。又如,“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将“礼”“乐”与“刑”“政”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规范体系。律典为主、观俗立法。中华法系具有深厚的成文法传统,形成了律、令、例、典的立法体系。其中,以律的纂修为核心的法典编纂是中华法律框架下最为重要的立法活动,形成的代表性法典是同时期世界范围内法制发展的最高峰,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竞相模仿的范本。春秋时期,郑国率先“铸刑书”,成为诸侯国中第一个颁布成文法的国家。这一做法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传统观念,开风气之先,展现了中华法治文明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性。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家、法学家李悝编撰的《法经》,已体现出体系性的立法特色,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成文法典。《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立法技术和先进的立法理念。其总体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篇《名例》是“总则”部分,不仅强调了唐律的指导思想、刑之罪名与体例、术语的界定,还阐明了“议”“请”等原则。第二篇《卫禁》至第十二篇《断狱》是“分则”内容,其中,第十一篇《捕亡》与第十二篇《断狱》分别规定了有关抓捕、审判的程序方面的内容。除了先进的立法技术,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和法律家提出了诸多关于立法的思想和观点。比如,荀子说:“法者,治之端也。”韩非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商鞅说:“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慎子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这些论述阐发了立法应当坚持民本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等原则。法不阿贵、执法如山。中华法系特别强调执法的重要性,留下了很多关于严格公正执法的思想和理念。比如,先秦《商君书》指出:“法必明、令必行。”东汉思想家王符所著《潜夫论》指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唐代王勃的《上刘右相书》指出:“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些格言警句都强调了严格执法的重大意义。同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等理念更是深入人心,表达着百姓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向来歌颂刚正不阿、公正廉明、无畏强权的执法者,百姓习惯称他们为“青天”,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仁宗时代的“包青天”,他任职期间“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赢得百姓爱戴。重在调解、无讼息讼。中华法系历来倡导“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在传统社会中,主张“无讼”体现了“和为贵”的价值理念,提倡尽可能不通过官方正式诉讼解决纷争,以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实践中的主要表现就是重视调解的作用。早在西周时期,国家便设置了“调人”的职位,专门负责对民众之间的仇怨加以调解。明朝颁布的《教民榜文》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古代司法官员经常也会利用诉讼审判之机“寓教于判”,在审判中申明教化,讲述道理,劝导双方息讼止讼。礼乐教化、严以治官。中华法系注重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无论是孔子主张的“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还是荀子提出的“礼义教化,是齐之也”,都强调教化改变人心的作用。孔子还提出“不教而杀谓之虐”,荀子进一步提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这些主张是“礼法合治”理念在促进百姓守法方面的具体体现。这里的“教”,主要通过统治者的表率作用实现,体现了严以治官的追求。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大多坚持严以治官的立场,注重提升官民道德修养。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仿照周公东征时训诫臣民的做法,制定《大诰》,以案例的形式宣传法制,教民习法,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又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科举考《大诰》,乡民集会宣讲《大诰》,以多种方式宣传法令,引导官民知法守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法系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凝聚了中华民族深邃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历史启示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中华法系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为我们坚定法治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推动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同时,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法系与当代中华法治文明的有机衔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纵观中华法系发展历程,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应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需要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用良法善治的刚性约束有力支撑公民道德建设。——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这一体系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是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中华法系在治理理念、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深厚思想智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既需要整体性推进,也需要法治体系各部分相互促进、协同推进,这与中华法系综合为治的系统观念相契合。这就需要将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方法论同中华法系的系统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我国法治理论鲜明的民族特色。借鉴中华法系律典为主、观俗立法的立法传统及其精湛的立法技术,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的法典编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汲取中华法系长期形成的法不阿贵、执法如山、重在调解、礼乐教化等理念,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吸收中华法系严以治官的治理策略,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法治中国建设必将不断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赓续中华文明历史文脉,谱写人类法治文明的新篇章。
  •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全区民委系统“宪法宣传周”普法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盟市民委,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民委: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开展2024年全区“宪法宣传周”普法宣传活动的通知》(内司通〔2024〕124号),自治区民委决定在全区民委系统开展2024年“宪法宣传周”普法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活动主题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三、重点宣传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和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宪法实施案例;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等涉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及诚信建设相关内容。四、时间安排“宪法宣传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各地区从实际出发,可在时间上适当延展。五、工作安排(一)积极组织新任职领导干部宪法宣誓活动。(二)积极组织观看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2月4日在CCTV1、CCTV12频道联合播出的“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专题节目;积极学习宣传和转发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的市县法治建设案例以及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的行政法学习讲座视频、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系列短视频、中小企业常见法律问题解答指引。(三)依托公共屏幕等积极开展宪法宣传,组织播发系列优秀宣传产品;积极下载使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24年“宪法宣传周”公益广告及宣传挂图,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在门户网站或官方微信、微博等宣传阵地,开设专栏,积极制作、播发有关宪法的专题页面、主题图文、H5、视频、漫画等内容。(四)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作用,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边境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等场所,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同时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活动,引领宪法学习宣传持续深入开展。(五)积极组织开展各族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主题宣传活动,推进宪法进农村牧区、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进各领域。六、工作要求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宪法宣传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参与、整体推进的宪法宣传教育格局。要加大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加强以案普法,在解决各族群众实际问题中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不断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取得实效。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4年11月29日
  • 陈文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陈文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一、深刻认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治上为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思维、法治的程序、法治的方式开展工作,以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不同,法治体系是法律制定和法治实施、监督、保障各方面的有机统一,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二、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取得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特质、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法治秩序、推进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二)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更加有力。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写入党章,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形成制度性安排。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专章部署。制定《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制定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能力显著增强。(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通过宪法修正案,颁布民法典,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实现有法可依。截至2024年6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3件、行政法规598件、地方性法规1.4万余件。现行有效中央党内法规225部、部委党内法规227部、地方党内法规3485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四)法治服务保障大局的作用充分彰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2023年全国群众安全感为98.2%,我国是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制定实施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充分发挥法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五)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法官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逐步确立,85%的人力资源集中到办案一线。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依法纠正一批重大冤错案件,制定实施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执行难等问题,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六)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普遍提高。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全面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法官、检察官法学专业出身与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均超过95%,律师人数十多年来由30万人增至72.5万人,办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体系,每年培养输送10万余名法治专门人才。同时,我国法治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法治实施体系还不够高效、法治监督体系还不够严密、法治保障体系还不够有力、涉外法治短板还比较明显等等。推进法治体系建设,必须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在继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基础上,重点加强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法律正确实施。三、准确把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正确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要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正确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行稳致远。(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最重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法治领域进行的伟大历史实践,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其他的法治体系。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决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人民的法治,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是资本的法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要始终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美好生活。要始终坚持法治建设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拓宽人民群众参与、表达、监督渠道,使法治建设深深扎根于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四、全面落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等方面,明确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认真贯彻落实。(一)坚持立法先行,深化立法领域改革。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要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统筹立改废释纂,不断提高立法质量。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提高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要建设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信息平台,推动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二)聚焦高效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审查。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健全垂直管理机构和地方协作配合机制,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三)强化制约监督,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加强制约监督是实现公正的重要保障。要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要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要完善执法司法救济保护制度,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推动执法司法权力规范高效行使。要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四)突出标本兼治,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要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改进法治宣传教育,让法治走到人民群众身边。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制定专门矫治教育规定。要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健全法学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五)注重一体推进,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要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完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依法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等司法审判制度,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打造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要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为我国公民、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六)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把自己摆进去,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要牢记职权法定,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做到依照“三定”履职、依照法制办事、依照岗位责任落实。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分中明确提出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任务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改革和法治需要双轮驱动、协调推进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直观来看,改革意味着“破”和“变”,而法治意味着“立”和“定”,二者表面上似乎不一致甚至相矛盾,但本质上,改革和法治是“破”与“立”、“变”与“定”的辩证统一,二者是分不开的。古今中外的各种变法、新政,都是同立法、立制联系在一起的,是密不可分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立法是实行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改革的推动、事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化、事业的发展也必然要求法治的保障。40多年来,我国立法工作、法治建设总体上是与改革开放事业同时起步、协调推进的。当发展遇到阻力、障碍,人们就呼唤改革开放,新事物新气象不断涌现;当改革开放带来的新趋势新变化突破了既有的制度格局、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人们就呼唤法治建设,要求用法律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开放的新成果,确立新的行为规范和治理架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巨变,同时法治建设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举措和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改革和法治的高度自觉和远见卓识,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和法治时曾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并作出决定,有其紧密的内在逻辑,可以说是一个总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姊妹篇,我们要切实抓好落实,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和法治双轮驱动、协调推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同进一步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保障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立法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需要通过深化立法领域改革作出新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积极发挥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重要举措和任务要求,许多涉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以及相关授权、批准、配套、清理等工作。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立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来谋划、来展开、来推进,通过深化立法领域改革,从法律制度上推动落实新的改革举措和任务要求。二、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一)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根本保证。立法是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政治属性是立法工作、立法活动的第一属性。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和保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正确政治方向,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二)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思想理论上的集中体现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作出十一个方面的重要概括和阐述,即“十一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三)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必须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建设和改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使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四)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只有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决维护和贯彻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才能保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相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就是我们说的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的含义,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新形势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应当同进一步全面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好法治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三、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目标任务要求《决定》除了在相关部分中多处部署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外,第九部分集中对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提出了任务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不断对法律体系建设提出新需求,法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加以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规则得到全面实施”。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把宪法这一国家根本法摆在突出位置,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通过完备的法律保证宪法实施,不断提高宪法实施水平,维护宪法权威。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探索通过报告反映宪法实施情况和监督宪法实施情况,包括与宪法实施有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情况,与宪法实施有密切关系的事业发展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合宪性审查工作和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不断提高宪法实施水平的重点和工作建议等。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党中央领导全国立法工作,研究决定国家立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立法权地方的党委按照党中央大政方针领导本地区立法工作。坚持依规治党,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确定立法项目、组织法律起草、重大问题协调、草案审议把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健全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牵头起草重要法律草案机制,更好发挥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注重发挥政府在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依托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做好有关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和提请审议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实施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三)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加快涉及重大体制调整、重大制度改革、有关方面反映问题突出的法律修改,补齐法律制度短板弱项,推动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一视同仁,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金融法,建立健全金融领域综合性、统领性法律制度,系统推进金融领域法治建设。完善监督法及其实施机制,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以法典化立法方式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制度、实践创新成果予以确立。修改监察法,出台反跨境腐败法,构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立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和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注重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丰富涉外法治工具箱,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四)统筹立改废释纂。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推动相关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制度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决定等形式,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继续开展法典编纂工作。发挥法律体系中不同层级立法作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军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各类规范性文件等,及时修改、废止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解读工作,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推动法律体系科学完备、统一权威。发挥好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因地制宜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和“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增强地方立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提高立法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依法立法的核心在于遵循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形式,目标是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实现良法善治。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完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调研论证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健全备案审查制度和工作机制,对一切违反宪法法律和上位法的法规、司法解释、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都必须依法依规予以纠正或者撤销。针对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之间不一致、不协调、不符合问题,及时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完善保证法律法规实施的配套规定、标准规范、工作机制等,做好立法技术规范编制和应用工作。建设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信息平台。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法治进步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推动中国之治迈入新境界这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展出的“五四宪法”中文版和西班牙文版。(2018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浙江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一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展品前,不少游人静静驻足观看。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共有1.5亿余人参与讨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的诞生,见证了新中国法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道路决定命运,旗帜锚定方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到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回望峥嵘历程,一条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线清晰可见。新时代的中国,跃上新的起点,也直面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首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首次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出台法治中国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勾勒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施工表”“路线图”;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向囊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法治体系全面提升……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国之治迈入新境界。充分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涉企法律服务一件事”专区为市民提供服务(2024年7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外资审字(1980)第一号”文件,被视为我国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出生证明”。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一大批中外合资企业由此走上历史舞台;40年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成为新时代我国外商投资领域新的基础性法律,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粮食安全保障法……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超过300件,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加强,以法治之力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社会预期。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始终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3个行政区组建的天津滨海新区曾经部门林立、公章繁多。2014年,滨海新区依法组建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将原本分散在18个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至一个部门,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以前施工项目遇到临时占用林地和采伐林木的问题,要和林地所属、管理等单位反复沟通;现在只花费一周多时间就解决了问题,项目进展比预期大大提前。”天津市滨海新区城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荣鑫感慨道。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法治保障就跟进到哪里。以中共中央名义出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顶层设计,人民法院加大甄别纠正涉产权案件力度,检察机关规范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执法司法标准……让恒产者有恒心;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用法治的缰绳驾驭权力的奔马;对现行有效行政法规进行集中清理,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取消调整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分罚款事项,部署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激发创业干事的市场活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边界日益清晰、权力配置更趋合理、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注入新活力,不断释放法治建设新红利。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中2022年11月9日,在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上太阳村,临安区太阳司法所所长方凯(右二)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新华社记者徐昱摄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1979年,中国第一部刑法、刑事诉讼法诞生,刑事审判从此有法可依;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作出修改,“疑罪从无”的刑事司法原则在法律上得到落实;2013年,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正式废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刑事司法改革……法治人权保障的进步足迹清晰可见。2024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人民法院对46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39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同比分别增长31.4%、22.4%;再审改判无罪87件122人,同比增加21件42人。从推行员额制改革,让司法力量集中到办案一线;到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从出台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批条子”“打招呼”,到确立刑事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不断夯实。政法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以往,影响深远——曾经“门难进、案难立”变成“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修改行政诉讼法,破解“告官不见官”等难题;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清除队伍积弊沉疴……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执法机关立行立改,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数量是前10年总和的1.3倍;严打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犯罪,2023年全国盗抢骗案件立案数较2019年下降31.4%……更加平安的中国,让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公安机关推出一系列户籍、交管、出入境便民利企改革措施,给群众办事“减负”;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城乡,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攻坚“老赖”切实解决执行难,检察公益诉讼剑指生态环境等民生关切……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群众更有法治获得感。一个繁荣富强的法治中国,必然是人人尊法守法的法治社会。曾经不信“法”信“访”,如今遇事先找“法”;曾经律师难找、公证难做,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法律帮助;邻里矛盾不用上交,活跃在乡村社区的调解员把纠纷化解在诉前……每个人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信仰。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变革,为社会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夯基垒台。新时代新征程上,法治伟力正在不断汇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保障。
  • 爬榆树嘎查聚焦四点争创乡村典范

    在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有一个名为爬榆树嘎查的小村庄,村域面积87.23平方公里。在发展的道路上,聚焦塑造村寨和合之美、提升村寨宜居之美、彰显村寨宜业之美、守护村寨生态之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塑造村寨和合之美爬榆树嘎查因一颗爬着的老榆树而得名,全嘎查辖5个村小组8个自然村,居住着汉、蒙、满、回4个民族。每年的传统节日,村里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同参与秧歌表演、剪纸、唱山歌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家不分民族、不分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通过举办文化讲座、技艺培训班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来村里授课,丰富了在村老年人的空闲时间。此外,村里还积极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家庭结对子、交朋友。大家互相走访、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提升村寨宜居之美为了提升村寨的宜居之美,爬榆树嘎查加强了规划引领效能。村里邀请了专业的规划团队,根据村庄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需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规划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留传统建筑、优化公共服务配置,使村庄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乡村特色。在公共服务配置方面,村里加大了投入力度。建设了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建材等设施,为村民们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和优质的娱乐阵地。同时,村里还加强了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定期组织村民们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不仅改善了村民们的居住条件,也让各族村民都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守护者。三、彰显村寨宜业之美爬榆树嘎查积极增强村寨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在特色农牧业方面,村里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了肉牛肉羊养殖、土地流转+青储、花卉、中草药等产业。通过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乡村旅游方面,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开发了民俗文化游、生态农业游等品牌。与五当召景区进行合作,更新产品包装,提升产品竞争力,并配套建设特色餐厅、硬化停车场、旅游驿站等,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通过发展特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村里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产业的发展为村里的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成为吸引年轻人回村创业、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强大动力。四、守护村寨生态之美爬榆树嘎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守护村寨的生态之美。村里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等行为。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活动,提高了村庄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营造清新人居环境方面,村里加强了对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焚烧炉,对生活污水和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入户宣传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了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在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方面。爬榆树嘎查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村民们创造了一个清新、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爬榆树嘎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聚焦塑造村寨和合之美、提升村寨宜居之美、彰显村寨宜业之美、守护村寨生态之美,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获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包头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石拐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多项荣誉。下一步,爬榆树嘎查将定期举办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文化节庆活动,塑造村寨和合之美;进一步加强嘎查环境卫生管理,提升村寨宜居之美;根据村情实际情况加大对特色农业的帮扶力度,引进新的种植品种和技术,鼓励年轻人回村创业,彰显村寨宜业之美;持续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守护村寨生态之美。
  • 特色产业共富裕 民族团结谱新篇

    马家屯村位于辽河镇东北部6公里,距市区25公里,辖区总面积16269.6亩,其中现有耕地10700亩,林地4380亩,常住人口207户、720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22名,其中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6%。曾先后被评为开发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美丽庭院示范村。马家屯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聚焦民族团结与党建引领、文化自信、产业发展相结合,将民族团结融入法治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大抓手,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党建引领强基,共建民族团结新格局。马家屯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党员干部教育内容,通过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入户走访等方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设立党员先锋岗3个、党员联系农户2家,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级集体经济、特色产业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奋进合力。持续抓实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宜居美丽乡村。在基层治理方面,全村共划分为7个网格,设置7名网格员。网格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协助党支部开展理论宣传、普法教育、化解矛盾和志愿服务等工作。建立村级重大事项清单,明确维修路灯监控、做好村屯卫生整治等重大事项10余项。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落实嘎查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五个三”标准,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拓展、服务升级,以真心实意的服务架起民族“连心桥”。进一步提高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形成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安全保障。聚焦和合之美,增强民族团结向心力。将民族团结融入宣传教育、文体活动两大领域,组建培养志愿者团队和“身边宣讲员”,通过“两癌筛查”,健康义诊等活动结合宣讲会、入户宣传、线上平台,文化活动等载体,将宣传教育延伸到各族群众身边。在凝聚中华文化价值共识中,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文艺汇演,“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春风技能送到家-巧娘技能培训,端午节、中秋节活动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提倡孝老爱亲、厚养薄葬,以“孝老爱亲”“致富能手”“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为载体,让培育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整治同频共振。充分展示各民族民俗文化、传统美食等,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培根铸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产业发展聚力,开拓民族团结致富路。让“民族特色”成为金招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与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深度融合,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与助力各民族交流交融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做用好山林土地资源,立足本村产业基础和群众种养习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及务工就业,充分发挥产业助农作用,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以种植为主,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辅,2024年土地流转达到30%以上,面积规模化达到30%以上,养殖业主要以牛、羊、林下养鹅为主,劳务输出216人,占全村人口的30%。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9万元/年。着力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马家屯村党支部积极号召、扶持人才返乡创业,青年党员王贵志返乡创建了“北国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乳制品酸奶、烤奶皮子、蛋卷、月饼等为主,从业人员18人,其中蒙古族5人,结合边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品开发方案,从口味到品牌形象,挖掘市场“卖点”,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年销售额三百五十万左右。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形成了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北国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制作月饼的工厂北国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制作奶制品的现场大力支持和鼓励各族群众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硬实力。强化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 和合之美:绘就“同心圆” 谱写新画卷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金宝屯镇两家子村是个多民族聚居村,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4个民族,全村1658口人中汉族占比20.7%,蒙古族占比64%,朝鲜族占比15%。近年来,两家村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一、强化组织领导,把准民族工作“新方向”成立以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四个一”工作模式(即:“细化一套工作方案、搭建一个群众平台、组织一支工作专班、举办一系列文体活动”),制定《两家子村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工作方案》,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0余次,党支部书记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8次,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根基,不断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绘好民族团结“同心圆”两家子村结合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村内民间艺术团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各族群众了解中华文化、加深爱国情怀、增进文化认同。成功举办“守望相助 文润北疆”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汇演活动及民歌、红歌、大秧歌、蒙古族舞蹈、朝鲜族舞蹈、广场舞、二人转表演、“欢聚一堂齐贺寿 敬老爱老弘美德”活动、“鲜汉通婚”民族团结婚礼、“讲述身边民族团结故事”宣讲活动等。同时,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定期举办赛马活动,坚持质量取胜、数量提高,全力抓好马文化发展,推动两家子村马产业不断壮大。让各族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各族群众了解中华文化、加深爱国情怀、增进文化认同。两家子村群众在思发展、想发展、谋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群众保稳定、护团结、促进步的自觉进一步形成,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人人学习争当民族团结先进的氛围进一步浓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使民族团结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进生活。北疆铸魂文化文艺活动三、加强惠民工程,筑牢民族团结“根基”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加强民族团结活动的载体建设。稳步推进畜牧主导产业,按照“牛出院、树进院”的发展思路,探索“集约节约、生态高效”的种养殖模式,带领群众走“为养而种、禁牧舍饲、人畜分离、集中养殖、培育品牌”之路,全力推进黄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养殖,黄牛存栏达到2756头。全面做好黄牛系谱登记工作,共登记1560余头母牛系谱并录入电子档案,为黄牛良种繁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强,鼓励农牧民种植优质牧草,种植优质青贮500亩,培育林间种植优质牧草典型户10户。四、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在1928年前,两家子村只有2户村民居住,1928年后越来越多的朝鲜族人到两家子村落户。一位姓白的朝鲜族技术员在两家子村第一个种植水稻,1980年,两家子村大米享誉东北。现在村里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万亩。在两家子村,各族儿女做得了亲如一家的邻居,交得成患难与共的朋友,结得成和顺美满的姻缘,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书写民族团结发展新篇章。2023年,蒙古族小伙郝彦祥和同村的朝鲜族姑娘权慧玲喜结连理,夫妻二人种植着270亩水稻,两个风俗不同的家庭互相学习,和和气气。2008年,朝鲜族村民李正龙和妻子金基淑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临走前将家里的70多亩稻田租给了邻居郝力明、陈金霞夫妇,这份信任开启的不只是一笔交易,更是一段持续十余年的情谊。李正龙夫妻年老后重新返回了家乡时,他们依旧把地租给郝力明耕种,十多年间从未签过任何协议。提起郝力明一家,金基淑赞不绝口说起“我们回村后装修门楼,郝力明两口子忙前忙后,人特别好。我们想在前后院种点玉米、花生,他们也都帮忙整地,帮了我们夫妻不少忙!”发展特色水稻产业五、织密基层治理网格,共育民族团结“和谐花”两家子村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基层治理”融合发展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社会治理互推互进,构建各民族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民族团结新图景。持续推进综治维稳及安全生产工作,两委成员入户安装反诈APP648次,入户排查毒品种植333户,解决家庭纠纷1次、邻里纠纷2次、土地纠纷10起,每季度定期前往加油站和花生筛选厂落实安全生产和入户宣传液化气安全使用等,加强食品、交通安全工作的宣传,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大力落实保障“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共办民生实事22件,带领村民签水稻订单5000多亩、修涵桥16处,清理林地等垃圾5次、清理排水沟11000多米、维修田间路15000多米,新挖排水渠15000米、新修民堤500米,共保护耕地3000亩,为今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2023年两家子村遭遇连续降雨极端天气,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面对严峻的洪涝灾害,两委班子齐上阵在一线工作,修堤20多公里、堵决口2处、组织900多人次参加防汛排涝工作、保护14000多亩作物,在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 兴边富民新样板 “宝藏小镇”火出圈

    秋日的边境小镇蒙兀室韦苏木仿佛流金般耀眼,打好的冬储草在金色的草原上垒成草垛,待收割的麦田翻卷起层层波浪,散发出阵阵沁人心扉的清香,醉人的秋景吸引八方宾客纷至沓来。蒙兀室韦苏木,俗称室韦,位于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如画,居住着汉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9个民族。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室韦成为游客们打卡的热门目的地。“旅游旺季时,苏木每天都要涌进三四万人。”蒙兀室韦苏木党委书记达富拉说,整个镇区是2A级景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镇上80%的居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致富。蒙兀室韦苏木不仅是游客眼中的“宝藏小镇”,还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的持续火爆。近年来,蒙兀室韦苏木党委充分发挥旅游业支柱产业优势,围绕“引入投资经营者、抓好家庭旅游户、提升游客体验,促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思路,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引领当地居民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推动共同富裕。为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该苏木党委对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民俗文化园、奥洛契庄园等景区进行改造提升,对中俄界河友谊桥、游船码头、界河大舞台等旅游项目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让游客在旅游体验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五个认同”。苏木党委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改造了道路、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使苏木面貌焕然一新。2023年,苏木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130万人次,获益群众占总人口的85%,有效确保了边民不流失、守边不弱化。一直以来,蒙兀室韦苏木党委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旅游+农业”和生态旅游模式,让游客在游览祖国北疆绿水青山、体验风土人情、感受小镇魅力中增进对“四个共同”的认识。苏木党委统筹推进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建成了北疆党建长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主题长廊、天骄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展示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展示大厅以及“边境四个共同长廊”等各类教育实践平台;持续深化“守望相助心向党、民族团结固北疆”实践活动,将党的民族政策有机融入到民族团结联欢晚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军民联谊歌舞晚会、群众性篮球赛事、“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两月一周”宣传教育等活动中,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并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56个民族56朵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蒙兀室韦苏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化长廊”,“边境戍边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领大家参观时,都会以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我们全面推广‘党政+警+X’等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创造了连续6年零信访的良好成绩。”达富拉说,这是蒙兀室韦苏木党委“结合业务,巧用载体”的生动写照。边境稳则社会稳,边境安则全局安。蒙兀室韦苏木党委积极探索推行党务、警务、村务“三务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推出代办、代购、“送货上门”等便民利民措施,营造了党政军警民心手相牵、共绘戍边“同心圆”的浓厚氛围。同时,进一步建立边境苏木与驻地军警部队议事协调机制,开展“党政军警民共建和谐北疆”系列主题活动,切实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的工作格局。深入挖掘戍边历史,打造“戍边文化”名片,助力北疆文化建设,建立“红色前哨”戍边卫国文化基地,讲好守边固边兴边故事,凝聚起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的磅礴力量。
  • 内蒙古齐心协力守护八千里边防线

    初秋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内蒙古最东端的大兴安岭时,伊尔施边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已经开始巡边踏查。此时,内蒙古最西端额济纳旗的护边员也踏上了巡边之路,守护北疆安宁……从莽莽林海到蜿蜒界河,从广袤草原到大漠戈壁,对于拥有着8000多里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内蒙古而言,为党和人民守好边、固好防,在兴边稳边固边上作模范,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责任极其重大。治国必治边,守边亦守家。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更是内蒙古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坚持强边、安边、固边、富边、睦边一体推进,以边境之安保边疆之稳,以兴边富民之果让祖国北疆风景线更加亮丽。“五位一体”共筑边关之固前不久,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护边员格日勒其木格与巡逻民警、嘎查牧民一起升国旗的视频刷屏社交网络。边境线上的这一抹红,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请党放心,守边固防,北疆有我!”今年4月,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徐乃超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称号。“我们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周边农牧民远远看见飘扬的国旗就知道移民管理警察在,心里就踏实了。”在先进事迹发布会上,徐乃超和妻子李文娜登台分享交流时,质朴的语言引发现场观众的共鸣,这对坚守在大漠戈壁戍边夫妻的故事令人动容。在边境线上扎根、融入当地生活,一位位“流动的哨兵”、一群群“有生命的界碑”,共同筑起边关之固,汇聚勠力同心。内蒙古边检总站巴尔虎突击队在草原深处开展反恐演练。近年来,内蒙古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强“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的边防管控体系,不断强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格局,扎实推进边境地区建设,持续巩固我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以法为盾守护边疆安宁。《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关于鼓励支持退役军人扎根边境建设边疆的若干措施》等地方性法规和措施相继出台,对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共同富裕起到积极作用。——打造边境安全稳定高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边境地区干部、党员和边民教育体系,推动强边固防工作纳入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西部大开发、边境城镇建设等专项工作规划。——营造抵边生活“拴心留人”的环境。稳步推进黑山头口岸、满都拉口岸、甘其毛都口岸、策克口岸等地军民一体化能力试点建设,落实艰苦边远地区苏木乡镇工作补贴和津贴,综合施策稳定边境地区人口;深入开展“医疗专家走边关巡诊”“千里送文化、艺术进边防”等活动,送医疗、文化、法律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牧户。——建设新时代边防文化。选树阿迪雅、尼玛老人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推出守边护边“石榴籽”等一批主题文化品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国防意识、边疆意识、边境意识、边防意识,激发军地干部扎根边疆、热爱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如今,在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日益稳固。“水电路讯”共促兴边富民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8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目之所及,绿草如茵。图门是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贝尔嘎查的一名护边员,世代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顺着他家的蒙古包向后望去,不到500米便是中蒙边界,从图门的爷爷那代算起,一家三代人就扎根在这里,守护在这里。坚守边境线上的“流动哨兵”——图门。  受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过去图门家采用太阳能、风能和柴油发电机等方式供电,电压不稳定,供电可靠性难以保证。  得益于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去年,生活在边境一线的图门家通了常电。“生活条件变好了,我们守卫边疆、建设家园的信心决心更足了!”图门说。  图门家的变化不是个例。针对边境地区“水电路讯”不畅通问题,自治区对180多个边防连队(哨点)和边境派出所、200个边境嘎查(村)逐一摸排统计,收集近5万条军地需求基础数据,实施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力争实现边境地区饮水安全便捷、用电稳定持久、路网四通八达、信号畅通高速,彻底解决边防官兵和边境农牧民“水电路讯”不畅的历史难题,夯实戍边基础。内蒙古有8000多里的边境线,巡边固边任务极其繁重。在包头市达茂旗,这里的边境牧区草场面积大、牧户居住分散,许多牧民居住在无水或缺水草场,加上水源水质不达标、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制约,远距离拉水、季节性缺水成为牧区群众和边防官兵的急难愁盼。2023年以来,随着达茂旗边境牧区分散式水源点工程、远距离拉水提升改造工程等实施,通过新打水源井、铺设输水管道、安装家用水处理设备等措施,彻底解决了边防官兵、边境派出所民警和抵边嘎查牧民饮水不方便、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实现了边境牧区饮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打水井、引电缆、铺砂路……在军地的共同努力下,一项项工程的实施,如同涓涓暖流流进了军民心间。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近两年,全区累计有61个哨所和1.6万边民的用水困难、63个哨所和1.8万边民的用电难题得到解决,贯通等级公路、巡逻路520公里,铺设光缆2471公里,新建通信基站208个,实现边防哨所移动信号全覆盖,331国道4G信号覆盖率从47%提高到74%,边境一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正在加快改善,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官兵的生活所需,吸引着更多人到边境地区置业安居、守边戍边。“三新建设”共织安全之网“漠北驼铃”护边队。 “今日巡逻边境线12公里,未发现异常情况。”8月5日,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阿拉善右旗边境管理大队“漠北驼铃”护边队的队员宝力道巡边结束后,向边境派出所报告当日情况。阿拉善右旗有45.25公里边境线和2.8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点多线长面广,群众居住分散。为有效整合边境地区群防群治力量,切实强化警民联防联动,阿拉善右旗边境管理大队成立了符合地域特色的“漠北驼铃”护边队,吸收退伍军人、返乡青年、民兵队伍等力量加入,打造边境线上行走的“鹰眼”,成为管边控边的重要补充力量。“为了让这支护边队伍更加专业化,我们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全面提高大家边境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重要点位管控能力。”阿拉善右旗边境管理大队教导员牛鑫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近年来,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积极发动边民参与守边护边,相继推出符合地域特色和职业特点的“居边护边堡垒户”“雪城义警”“守望草原巡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开展边境巡逻、治安防控、纠纷调解等平安边境守护行动,形成了以边境派出所为主导、边民群众参与的合力管边控边新格局,有效地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民警在边境立体化防控设施下为游客宣传反诈APP。同在8月5日,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兴安边境管理支队三岔边境检查站内,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搭载旅客的小汽车有序快速通行。  “只要车辆一进入检查站,智能查验系统就会自动核验过往旅客及车辆信息。通过核验身份信息、人脸识别、车辆检查等就能快速对相关信息进行识别,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同时可以做到精准拦截、精准防控。”三岔边境检查站教导员那仁朝格图介绍说。  三岔边境检查站地处国道G302和G331线交汇点,距离边境线直线距离约17公里,是扼守在祖国北疆、边境一线的交通要道。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支队伍始终身处边境管理的前沿战场。  “检查站日均检查车辆700多辆次、人员2000余人次,执勤民警们逢人必检、逢车必查。”三岔边境检查站站长康永利说,为达到对人员、车辆的前置提醒、智能导流、人货快检、高效处置的智慧边境检查模式,兴安边境管理支队更新了智能化查验系统,配备了先进的查验装备,快速高效实现了对人、车、物的精准查缉,也为过往的车辆提供了方便,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新时期护边固防,光靠人力是不够的,还要发挥高科技的威力。”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边境管控立体化建设效能,今年以来,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大力推进以新型基础设施、新锐装备设备、新机制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新建设”,把新锐装备设备、技术手段建设与传统移民管理方法手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维护安全稳定的“武器库”和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 做好“项目”文章 助推边境乡村振兴

    “十四五”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战略思想,额济纳旗紧紧围绕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发展战略定位,严格落实自治区《关于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合理运用上级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3647万元,全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项目34个,有效改善了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一、边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守边护边条件进一步改善2021年—2023年,我旗共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项目18个,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99万元,共涉及9个苏木镇16个嘎查,收益人口8100余人。一是新建砂石道路41公里,项目的建成开通了边远地区农畜产品外运销售的便捷高效渠道,为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了良好的出行条件。二是进一步助推额济纳旗驼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别实施了骆驼保定架建设项目、驼圈配套设施项目、饲料储备库项目,有效提高了农牧民剪驼毛和挤驼奶的效率,同时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实施边境一线守土戍边户住房改造建设项目和煤改电供暖项目,有效改善了边民居住环境,增强了边民守土戍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稳定性。二、持续增强产业带动力,边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十四五”以来,额济纳旗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开发工作,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519万元,先后实施民族产业项目16项,共涉及8个苏木镇、12个嘎查,收益人口14200余人。(一)不断厚植嘎查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加强党建引领、统筹谋划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2021-2023年总投资347万元,分别实施了游客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民宿改造提升项目、地磅及场地平整建设项目、集体经济房屋提升工程、便民服务驿站改造升级等5个项目。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各嘎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盘活嘎查闲置资产,通过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嘎查经济,使转移转产农牧民不断拓宽了增收致富途径,效益明显。实施的项目每年均为嘎查集体经济增加了8万元收入。(二)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稳中提质。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立足本地实际,依托“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协调服务等形式,加大对畜牧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使特色产业逐步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稳步发展。一是2022-2023年,总投资583.57万元,分别实施了额济纳旗现代化驼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和养殖基地牛棚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了母驼、奶牛的挤奶水平,养殖效益不断增加,使养殖、奶食品加工成为农牧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点;二是2022年总投资30万元,建成乳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提高了额济纳旗乳制品企业的质量检验水平,保障了当地原料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助力地方特色乳制品产业健康发展。项目的实施每年为嘎查集体经济增加了5万元收入。三是2022年总投资325.84万元,实施滴灌带加工厂房建设项目,有力推动了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土壤白色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为增加嘎查集体经济提供了保障。项目的实施每年为嘎查集体经济增加了8万元收入。四是将双拥工作与助力嘎查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总投资120万元,一是建成了实体经济项目(沪上阿姨饮品店),增加了嘎查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借助嘎查的地理资源优势,通过制作商品摊位,在基地场区展销额济纳旗优质农畜产品,扩宽销售渠道,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目前已为嘎查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三、常态长效抓落实,大力推动兴边富民行动走深走实一是加强对额济纳旗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新知识的学习,拓宽视野,提高管理能力,顺应新时期民族工作需要。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有机结合,做好额济纳旗偏远苏木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众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机结合。适当扶持基层嘎查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和旅游项目,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四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资金的有关政策,规范资金的投放和使用范围,全程监管资金使用过程,重点将资金用于边境嘎查。同时不断探索和加强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制度建设,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使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参与到项目监督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