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志伟事迹材料——用真情守护各民族团结丰硕成果
张志伟,男,汉族,1979年12月出生,1999年9月参加工作。曾在赤峰市林西县基层乡镇政府、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任职,2020年11月来到城南街道任职办事处主任,2022年11月任城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志伟敢于创新,把党的民族政策与基层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系列基层民族事务治理亮点品牌和特色做法;敢于担当,坚持问题导向,面向街...【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讲师团事迹材料——让民族团结好声音响彻祖国北疆大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讲师团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直属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8人。近年来,讲师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组织带动全区理论宣讲战线充分发挥宣讲主力军作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9.9万场,推出《“石榴籽”绘本丛书》等理论产品100多(篇)件,广泛开展“宣讲+惠民政策讲解”“...【模范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何生海事迹材料——墨饱笔酣润色民族团结画卷
何生海,男,汉族,群众,1969年2月出生,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担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专家等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三十余载坚守方寸讲台,砥志研思,研究真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时...【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镇宝日乌拉嘎查支部委员会事迹材料——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神舟飞船起飞之地常开长盛
宝日乌拉嘎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镇境内,总面积10044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蒙古、回、藏等4个民族159户407人,辖区有我国重要国防科研试验基地——东风航天城和空军某基地分区,是“神舟”系列飞船升起和降落的地方,传承着“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民族团结优良传统,承载着“三易旗府——最好牧场为航天”的...【模范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吴健美事迹材料——努力谱写新时代新猎民新故事
吴健美,女,鄂伦春族,群众,1991年3月出生,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她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航员”,以文旅产业发展为依托,搭建精品民宿,拓展致富渠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景区,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美丽家乡的“推广员”,多平台、全方位宣传新时代鄂伦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委员会事迹材料——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紧邻黄河,是黄河入内蒙第一村。“赛汗乌素”在蒙古语中意为“美丽的水”,全村沿黄河分布有8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蒙、满、回、藏、土家、畲族7个民族。近年来,赛汗乌素村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事迹材料——守望相助六十载书写绿色传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下设四个分场,面积5.2万亩,是造林治沙生态公益性林场。60年代建场之初,生态环境极其恶劣,严重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林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以“滚石上山”决心和气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久久为功践行“三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李一芝事迹材料——守小家和谐 护大家安定
李一芝,女,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11月出生,现任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街三顺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扎根社区30多年,她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用“铁脚板”蹚出了为民服务新路;她敢为人先、敢闯敢干,创新建立了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体、打造“万家团圆中国节”,社区各族群众“你中有我、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孙金松事迹材料——用文物阐释中华民族历史
孙金松,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0月出生,天津武清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20多年前,他从西北大学毕业,做出扎根内蒙古的人生抉择,多年来一直发挥“领头雁”作用,弘扬北疆文化,赓续中华文脉,将文物考古主业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结合,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与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绿化委员会事迹材料——在沙海里建起祖国北疆绿色长城
毛乌素沙地横跨蒙陕宁甘四省区,总面积4.72万平方公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全境深居其中,约占沙地总面积的25%,自1982年起,乌审旗绿化委员会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汇聚成坚韧勇毅的“绿色乌审”治沙群体,坚持一代一代接力治沙,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万亩荒漠沙地变成各族群众的“金饭碗”,在黄河“几字弯”书写了毛乌素沙地...